大數據:快遞業突破紅海圍困之捷徑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8-12 8:45
在當今快遞市場增速放緩、企業經營面臨多重困境的背景下,大數據也許能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成為快遞市場突破紅海圍困走向藍海的一條捷徑。
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大數據”異軍突起成為信息技術領域的一大熱點和亮點。大數據以容量巨大、類型繁多、處理速度快和價值回報率高的優勢特點而獨樹一幟。在當今快遞市場增速放緩、企業經營面臨多重困境的背景下,大數據成了回春的希望。在這種特定的背景下,大數據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還將可能成為快遞市場突破紅海圍困走向藍海的一條捷徑。
可以循環使用的富金礦
眾所周知,數據是座金礦,但可能我們會忽略掉數據還是一座可以循環使用的富金礦,用心設計數據可以產生指數倍增的擴展性,從而你會發現一個想要的新大陸和新世界!
數據創新的方法之一就是數據的重組,處于休眠狀態的數據通過與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數據集結合可能會釋放出其巨大的價值潛力,這是快遞企業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從大數據分析的角度看,我們發現:一旦我們完成對數據有目的的重組,其數據總和比單個數據的簡單相加所產生的價值更大、更多、更廣,甚至會形成新的市場。比如將商家信息與電子地圖相結合,微社交平臺與傳統的電子商務結合,移動平臺與傳統的銷售相結合。這些應用都給了我們啟發,并指導和預示著快遞業今后的發展方向,通過這種數據的重組和整合,使得數據對我們更加親民或者說應用更加便捷,讓大家能夠更加簡便地接觸和感知大數據的魅力。
一些“領頭羊”企業已經開始對大數據領域進行探索,如通過收集、整理、分析大數據得到每一個客戶的購物記錄,并預測出該客戶下次可能的購物目標。由此,貨物不必經過電商的倉庫,物流企業可直接從生產廠家發送到物流倉庫,在幾分鐘內實現“買家下單→賣家發送配貨指令→物流企業發貨”的“閃電”物流配送。
快遞配送需要提升物流的智能化,而智能化的關鍵則是大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重新整合、深度挖掘,可以細分出各區域、各類人群的需求,并通過對過去的交易信息匯集分析后,來判斷預測未來的需求,從這一意義講,這才是大數據本真和隱藏最深的價值。由此我們應該明白數據是平臺,數據是新產品和新商業的基石之一,所以我們要借助一些大數據公司的前沿理念和分析力量,建立和健全快遞數據體系并進行分析,了解數據、發現數據、使用數據,讓數據在企業里發揮出巨大能量和威力!
據悉,自1984年我國開辦國內特快專遞業務以來至2010年,快遞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整整用了26年的時間,但到了2012年底就突破了千億大關,從500億到千億元只用了兩年時間。指數級別的增長速率提醒我們快遞業今后還有很大的潛力值得我們開發和挖掘,而這種潛力挖掘背后撬動的杠桿就是大數據。
快遞行業數據管理現狀目前,快遞行業在自身的數據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大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企業自身對數據的采集不重視。到現在為止,不少快遞企業的操作及信息傳輸并不規范,這給原始數據的完整采集帶來了不小的困難。由于多數快遞企業是加盟體制,加盟商對自身資料的采集和統計工作仍沒引起高度重視,同時為了減少眼前的工作量、降低成本,而不建立客戶信息資料庫,或者只記錄發件人和收件人這些最基本的信息,因此使得快遞業務所擁有的隱藏的大數據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和開發。
二、較難獲得真實的原始數據。對于以服務網購為主的快遞企業來說,客戶信息的電子版在電商企業手里,對于加盟模式的快遞總部來說,客戶信息的數據(行業分類、快遞的商品品種及分類等)、快遞價格、收入,包括加盟商的車輛、人力資源等數據都掌握在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加盟商手里;由于加盟商與總部存在不同利益訴求,很多加盟商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會將真實的統計資料上報總部,這就造成了在后期數據挖掘中縱使擁有良好的算法也依舊得到的是不準確甚至錯誤的統計結果,最后致使企業盈利減少。
三、現有數據未被充分利用。目前,多數快遞企業的數據存儲更新周期不過幾個月,原始數據在快遞投送完畢后就幾乎不再被利用。如果企業能對這些數據進行充分挖掘,在客戶開發與維護、業務優化等方面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快遞配送領域利用的大數據分析應用技術,其實質就是利用地理信息、位置服務、物聯網在物流行業里做信息系統化,將現有的粗放、零散、低效、高耗的企業數據資源加以整合,建設成可以依據空間地理信息來統一協調監管的現代化快遞配送體系,逐步利用大數據驅動快遞業的信息化建設。
如何挖掘大數據價值
大數據既可以做減法來降低快遞物流業成本,也可以做加法來提升企業利潤效益。智能時代,快遞業最需要的是經營數據和服務價值,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盡早建立數據資源管理戰略。數據作為一種新的資源,其擁有者將來會獲得越來越大的話語權,整個社會的治理結構與規則將會發生非常深刻的變化,這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社會變遷。智慧物流是物流的發展目標,而大數據能夠支撐智慧物流的發展,物流企業只有利用好大數據,才能夠真正從變革中受益。在大數據時代,企業要想用數據制勝,就必須盡早建立數據資產管理“智庫”。只有擁有戰略性眼光和專業技術,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商業洞察力,才能將數據資源轉換成戰略資源和核心競爭力。大數據技術分析的目的是從海量的信息中分析出有價值信息,以幫助使用者發現潛在的盈利機會。由于基礎數據的分析工作量巨大,如何從浩如煙海的基礎信息中快速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需要使用者在進行數據分析前認準方向,明確分析目標及實現該目標所采取的方法途徑,這樣才能加強數據挖掘的針對性,幫助使用者進行決策。
二、加強預測與監控。大數據的核心是發現價值和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利用這個特點,還可以迅速提升快遞物流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百世匯通嘗試運用大數據來管理、分析、判斷加盟網點的運營行為,通過網點在系統內的軌跡建立數據分析模型,成功地預測了幾次網點的異動,使工作方式由被動式轉變為主動式、前置式,減少了大量客戶投訴,把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又如順豐快遞通過對市場數據的收集、分析處理,了解到具體的業務運作情況,能夠清楚地判斷出哪些業務給自身帶來的利潤率高、增長速度較快等,把主要精力和優質資源放在真正高額利潤的業務上,從而提升企業的發展速度。
三、向價值競爭轉型。這幾年,由于快遞業陷入價格戰,行業利潤率已從2005年的近30%下降到現在的3%至5%。由于需要應對不斷上漲的人工、土地、資金等成本,以及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企業利潤日益微薄。應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各個物流環節的數據進行歸納、分類和整合,可以清楚地查看企業網絡任何一個網點的經營現狀和業務情況等。大數據還可以為企業戰略規劃、運營管理和日常運作提供重要支撐和指導。以菜鳥網絡——阿里巴巴與多家快遞公司成立的“中國智能骨干網”——為例,其專注打造的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將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云計算等各項互聯網技術,建立開放、透明、共享的數據應用平臺,從而為物流公司、電商企業、倉儲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供應鏈服務商等各類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支持物流行業向高附加值領域進一步發展和升級。
總之,大數據應用給我國快遞業將帶來一場全新且深刻的變革,企業必須抓住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機遇,正確認識行業和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改變思維模式,注重數據重構價值,注重擁有的數據規模、活性指數及解釋運用的能力,同時加強與大數據公司的合作,讓數據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從而提升各項作業控制的價值和效率,提升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使企業能在白熾化的競爭中搶得先機,占據市場,獲得更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