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可控硅(TRIAC,Triode for Alternating Current)是一種特殊的半導體開關器件,能夠雙向控制交流電,廣泛應用于調光、調速、溫度控制等交流電路中。選型雙向可控硅需關注多個關鍵參數:額定通態電流(IT (RMS))需大于負載*大有效值電流;斷態重復峰值電壓(VDRM)應高于電路*高峰值電壓,通常取 2-3 倍安全余量;門極觸發電流(IGT)和電壓(VGT)需與觸發電路匹配;關斷時間(toff)影響高頻應用性能。此外,還需考慮浪涌電流承受能力、結溫范圍等,確保在復雜工況下穩定工作。 可控硅模塊常用于燈光調光和加熱控制。半控可控硅
在整流電路中,可控硅的工作原理體現為對交流電的定向控制。以單相半控橋整流為例,交流正半周時,陽極受正向電壓的可控硅在觸發信號作用下導通,電流經負載形成回路;負半周時,反向并聯的二極管導通,可控硅因反向電壓阻斷。通過改變觸發信號出現的時刻(控制角),可調節可控硅的導通時間,從而改變輸出直流電壓的平均值。全控橋整流則利用四只可控硅,通過對稱觸發控制正負半周電流,實現全波整流。可控硅的單向導通和可控觸發特性,使整流電路既能實現電能轉換,又能靈活調節輸出,滿足不同負載需求。 低壓可控硅批發可控硅結構:陽極(A)、陰極(K)、門極(G)。
可控硅與三極管雖同屬半導體器件,工作原理差異明顯。三極管是電流控制元件,基極電流持續控制集電極電流,關斷需切斷基極電流;可控硅是觸發控制元件,觸發后控制極失效,關斷依賴外部條件。從結構看,三極管為三層結構,可控硅為四層結構,多一層PN結使其具備自鎖能力。電流放大特性上,三極管有線性放大區,可控硅則只有開關狀態,無放大功能。在電路應用中,三極管適用于信號放大和低頻開關,可控硅因功率容量大、開關特性穩定,更適合大功率控制,兩者工作原理的互補性使其在電子電路中各有側重。
雙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特殊性雙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突破了單向限制,能在正反兩個方向導通,其內部等效兩個反向并聯的單向可控硅。當T2接正向電壓、T1接反向電壓時,正向觸發信號使其正向導通;當電壓極性反轉,反向觸發信號可使其反向導通。在交流電路中,每個半周內電流方向改變,雙向可控硅通過交替觸發實現持續導通,電流過零時自動關斷。其觸發信號極性靈活,正負觸發均可生效,簡化了交流控制電路設計。這種雙向導通特性使其無需區分電壓極性,常用于燈光調光、交流電機調速等交流負載控制,工作原理的對稱性確保了交流控制的平滑性。 可控硅安裝時需注意扭矩均勻,避免基板變形。
可控硅模塊根據功能可分為單向(SCR)模塊和雙向(TRIAC)模塊,前者適用于直流或半波交流電路,后者則用于全波交流控制。按功率等級劃分,小功率模塊(如10A-50A)多采用TO-220或TO-247封裝,功率模塊(50A-300A)常為模塊化設計,而大功率模塊(500A以上)則采用平板壓接式結構,需搭配水冷散熱。選型時需重點考慮額定電壓(V_DRM)、電流(I_T(RMS))、觸發電流(I_GT)以及散熱條件。例如,工業加熱系統通常選擇耐高溫的SCR模塊(如SEMIKRON SKT系列),而變頻器需選用高頻特性優異的快恢復模塊(如IXYS MCO系列)。 可控硅其單向導電性適合半波整流電路設計。智能可控硅公司哪家好
可控硅門極與陰極間并聯電阻可提高抗干擾性。半控可控硅
按導通特性分類:單向可控硅(SCR)與雙向可控硅(TRIAC)單向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是**基礎的可控硅類型,其重要特點是只允許電流單向流動,即從陽極(A)到陰極(K)。這種器件通過門極(G)觸發后,只有在正向偏置條件下才能維持導通,反向時則完全阻斷。SCR廣泛應用于直流電路或交流半波整流,如電鍍電源、電池充電器等場景。典型型號如2N5060(1A/100V)和TYN612(12A/600V)。相比之下,雙向可控硅(TRIAC)可視為兩個反向并聯的SCR,能同時控制交流電的正負半周。這種特性使其成為交流調光、電機調速等應用的理想選擇,如BT136(4A/600V)和BTA41(40A/800V)。從結構上看,TRIAC雖然集成度更高,但其開關速度和dv/dt耐受能力通常略遜于SCR。 半控可控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