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顯色培養基是一種用于快速檢測大腸桿菌的微生物培養基,廣泛應用于食品、水、牛奶、冰激凌和肉制品等領域。原理該培養基通過特殊營養物質和顯色劑實現對大腸桿菌的特異性檢測。特殊營養物質提供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碳氮源和微量元素,同時維持滲透壓平衡,并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顯色劑由發色團和可代謝物質組成,在大腸桿菌的特異性酶作用下,游離出產色因子,使菌落呈現藍綠色。制備方法稱取36.6克TBX培養基粉末,加入1000毫升蒸餾水,加熱溶解并攪拌均勻,煮沸不超過1分鐘。分裝后在121℃高壓滅菌15分鐘。冷卻至45-50℃后,可采用傾注法或涂布法進行操作。應用領域TBX顯色培養基主要用于食品衛生檢測、水質監測和環境微生物研究。它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出大腸桿菌的存在,為相關領域的質量控制和安全評估提供重要依據。TBX顯色培養基憑借其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操作簡便等優點,已成為微生物檢測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用接種環挑取菌落后,培養皿在實驗臺上輕輕旋轉,讓菌種均勻分布在營養基質上。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平板
葉酸,作為一種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廣存在于綠葉蔬菜、動物肝臟等食物中,對人體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參與細胞的合成與修復,在孕婦體內更是對胎兒的神經管發育起著關鍵作用。因此,準確測定葉酸含量對于營養學研究、食品質量控制以及臨床診斷等領域都至關重要。葉酸測定培養基應運而生,它為葉酸的檢測提供了一個精細且高效的平臺。這種培養基通常含有特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對葉酸有高度的依賴性,其生長狀況與培養基中葉酸的含量密切相關。通過準確配制培養基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無機鹽以及必要的生長因子等,可以為微生物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從而使其能夠準確地反映出葉酸的含量水平。在實際應用中,葉酸測定培養基具有諸多優勢。它操作簡便,不需要復雜的儀器設備,只需將待測樣品加入培養基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后,觀察微生物的生長情況,如菌落的大小、顏色等,即可大致判斷葉酸的含量。這種方法不僅成本較低,而且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能夠滿足不同場景下的葉酸測定需求。隨著人們對營養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葉酸測定培養基的應用前景也愈發廣闊。硫酸亞鐵瓊脂預裝培養皿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廣泛應用于食品、飼料和環境樣品中沙門氏菌的檢測。
抗生物質檢定培養基Ⅱ號(高pH):精細效價測定的關鍵工具抗生物質檢定培養基Ⅱ號(高pH,pH7.8-8.0)是一種特定抗生物質效價測定設計的微生物學培養基,廣應用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物質的效價檢測。其獨特的配方和性能使其在抗生物質研究和質量控制中表現出的優勢。特點與優勢高pH值設計:該培養基的pH值為7.8-8.0,適合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物質的效價測定。高pH值能夠更好地模擬這些抗生物質在體內的作用環境,同時確保試驗菌的生長和抗生物質的穩定性。精確的效價測定:通過抗生物質在瓊脂培養基中的擴散作用,形成清晰的抑菌圈,其直徑與抗生物質濃度或活性相關。通過比較標準品與供試品的抑菌圈大小,可以精確測定抗生物質的效價。營養豐富: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酵母浸粉、葡萄糖和瓊脂,配方營養平衡,能夠支持試驗菌的生長。操作簡便:配制方法簡單,滅菌后冷卻至45-50℃即可使用,適合大規模實驗操作。性能與應用抗生物質檢定培養基Ⅱ號(高pH)廣泛應用于以下領域:抗生物質效價測定:用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物質的效價檢測。微生物檢測:用于枯草芽孢桿菌等質控菌株的培養,抑菌圈直徑應為18-22mm。
4-甲基傘形酮葡糖苷酸(MUG)培養基:快速鑒定大腸埃希氏菌的高效工具4-甲基傘形酮葡糖苷酸(MUG)培養基是一種基于熒光底物的微生物檢測培養基,廣應用于大腸埃希氏菌的快速鑒定和檢測。其獨特的配方和性能使其在微生物學研究和公共衛生檢測中表現出亮眼的優勢。培養基的特點MUG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磷酸鹽緩沖劑、選擇性抑菌劑(如去氧膽酸鈉和亞硫酸鈉)以及熒光底物4-甲基傘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MUG)。蛋白胨提供碳源和氮源,支持細菌生長;選擇性抑菌劑可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而對革蘭氏陰性菌(如大腸埃希氏菌)無影響。MUG培養基的原理在于利用大腸埃希氏菌產生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MUG,釋放出4-甲基傘形酮,后者在366nm紫外燈下產生藍白色熒光。這種熒光反應為大腸埃希氏菌的快速鑒定提供了直觀的依據。性能優勢快速鑒定:MUG培養基可在短時間內(5-24小時)完成大腸埃希氏菌的鑒定,優于傳統方法。高靈敏度:97%的大腸埃希氏菌具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夠產生熒光反應,確保檢測的高靈敏度。選擇性強:培養基中的選擇性抑菌劑有效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減少雜菌干擾。在微生物檢測領域,大腸菌群顯色培養基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工具。它通過顯色反應,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出。
念珠菌顯色培養基:精細檢測菌的高效工具念珠菌顯色培養基是一種用于快速檢測和鑒定菌屬菌的微生物培養基。其關鍵原理是利用酶底物法,通過顯色反應來區分不同種類的菌。原理念珠菌顯色培養基含有特定的顯色底物,當菌在培養基上生長時,其代謝產物會與顯色底物發生反應,使菌落呈現特定的顏色。例如,白色念珠菌在培養基上通常呈現綠色或藍綠色,熱帶菌呈現藍灰色或鐵藍色,光滑菌呈現紫色,克柔假絲酵母菌呈現粉色,而其他菌則呈現白色。這種顯色特性使得菌能夠與其他微生物區分開來,提高了檢測的特異性和準確性。制備時,稱取4.85g培養基粉末加入100ml蒸餾水或純化水中,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冷卻至45-50℃后傾注平皿,冷卻凝固后備用。操作步驟按國家標準或其他方法制備樣品液。取樣品液涂布或劃線接種于平板上。在25-30℃培養48小時。觀察菌落顏色:白色念珠菌為綠色或藍綠色,熱帶菌為藍灰色或鐵藍色,光滑菌為紫色,克柔假絲酵母菌為粉色,其他菌為白色。對可疑白色念珠菌菌落可劃線接種到PDA瓊脂平板上,25-30℃培養24-48小時,挑取單菌落做鏡檢和生化試驗。李斯特氏菌顯色培養基具有高靈敏度和特異性,能夠有效抑制其他非目標菌的生長,減少誤判的可能性。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平板
游離生物素測定培養基廣泛應用于食品檢測,特別是嬰兒食品和乳粉中游離生物素的測定。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平板
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依賴于充足的營養供應,而改良CCD瓊脂基礎正是基于這一需求進行了精心設計。通過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營養需求,改良CCD瓊脂基礎在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維生素等成分上進行了優化。這種優化不僅確保了微生物能夠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物質基礎,還通過合理配比提高了營養成分的利用率。例如,改良后的培養基能夠更好地支持微生物的細胞分裂和代謝活動,從而促進其健康生長。此外,改良CCD瓊脂基礎還考慮到了不同微生物的特殊需求,通過添加特定的生長因子,進一步提升了培養效果。這種營養成分的優化為微生物學研究和工業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