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隨著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更將大顯身手,以南京市為例,根據《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體規劃(2015-2030)》,至 2020 年,南京地下空間總建筑面積約 5400 萬平方米,年增 400 萬平方米;至 2030 年,南京地下空間總建筑面積約 8600 萬平方米,年增 340 萬平方米。假設每 1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安裝 1 套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到 2020 年,南京一個城市對防洪閘的需求量就達到了 54000 套,2030 年達到 86000 套,因此市場需求十分旺盛,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通過國家人民防空辦公室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地鐵防洪閘車站出入口
無需電力的地下建筑自動防淹利器--模塊化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暴雨頻發突發導致城區內澇積水,常規的沙袋或手插板等防汛措施需專人值守、多人協作、易垮塌漏水,導致地下建筑屢屢被淹,損失慘重,糾紛不斷。我司董事長立志研發創新成果來解決這個難題,帶領團隊經過多年研發實踐,研創了這款無需電力的地下建筑自動防淹利器——模塊化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無需用電,無需值守,安裝便捷,安全可靠,24小時防汛。泰州防洪閘CMA測試報告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已入編3本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
2021年辦公廳要求“加強安全事故防范,防止窨井傷人等安全事故,對車庫、地下室、下穿通道、地鐵等地下空間出入口采取防倒灌安全措施”;2021年江西省民防辦要求“出入口及設備管井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范設計設置口部雨棚、截水溝、擋水墻、自動防洪閘等防雨水倒灌設施”。2022年江蘇省人民防空辦公室要求“積極推廣BIM 技術和新型自動化防洪技術應用,認真汲取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教訓,自建人防工程包括地道式、掘開式指揮工程,均應根據工程實際需要,有計劃的加裝全自動防洪設施設備,坑道式人防指揮工程也應根據自身實際做好防洪準備工作,堅決杜絕雨水倒灌責任事故,確保人防工程安全穩定”。2023年江蘇省GUO防辦公室要求“自建人防工程應有計劃地推進自動防洪設施建設,結建人防工程要按照‘風險評估、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的原則,加裝自動防洪設施,堅決杜絕人防工程被淹事故發生。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利用水浮力純物理原理實現自動啟閉擋水,無需電力驅動,無需人員值守,可實現水動力全自動可靠擋水。該裝置結構設計合理,材料YOU質,安裝便捷,維護方便,產品性能可靠。
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通過排水裝置的設置,可在整個面板轉動至一定角度時,通過排水開關的開啟而起到泄洪的作用,其中排水開關的啟動動力來自轉動的面板,穩定可靠,可保證面板轉換范圍可控,從而通過泄洪的方式保證水位無法從頂部超出擋板,一方面保證了整個擋板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的結構穩定性,另一方面保證了可靠的安全性。通過傳感器組件的安裝,對整個面板的運動過程乃至面板結構在極限位置所受到的壓力等數據進行采集,因此既可以在短時間內針對具體的內澇情況進行數據的采集,也可以在較長的時間范圍內,實現整個城市降水數據的監控。可遠程聯網,進行智能監管,采用互聯網技術,實時上傳水情,實現水位預警和智能監管。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鑒定結論為“對保障地下工程安全度汛具有重要意義”,獲得《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
建筑用水動力全自動防淹閘,免電、免值守、利用水浮力純物理原理實現全自動擋水。模塊化設計,可適用多種場景快速安裝。產品具有防誤撞警示、車輛應急通行、非洪水可控流通和遠程聯網監管等特點,滿足地下工程出入口全自動擋水防倒灌的市場需求,推廣應用前景廣闊,目前產品的銷售收入達6000多萬,應用于全國40多個城市600多個工程,自2018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個工程實際產生了擋水效果,保護了多個地下車庫的財產安全, 擋水成功率100%。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整機平時高度低于 5cm(地表式安裝),能經受車輛反復碾壓,平日可做為限速帶使用。青島防洪閘下沉式廣場
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榮獲第十屆國際發明展覽會“發明創業獎?項目獎”金獎。地鐵防洪閘車站出入口
水動力全自動防洪閘由地面基座、可轉動面板和側墻密封部分三部分組成,可快速安裝于地下建筑出入口,相鄰模塊柔性拼接,兩側柔性橡膠板將防洪閘與墻體有效密封連接。有兩種安裝方式,地表式和嵌入式安裝。無水時,防洪閘伏臥在地面上,高5厘米或與地面齊平,形如車輛限速帶,車輛行人可無障礙通行。遇水倒灌時,水流從地面底框前端進水口流入擋水面板下面,浮力推動擋水門扇前端向上翻轉,防洪閘自動升起,從而實現全時段全自動擋水。高水位時,水推動門扇全部豎立擋水,面板與底框之間連接的可折疊拉桿作為后盾,承受力極強,有效防止被水沖翻;水位回落時,面板隨水位降低ZUI終恢復到平時伏臥在地面的狀態。地鐵防洪閘車站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