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學》雜志上發表了希爾曼cancer中心和美國cancer研究所的聯合研究,證實:通過糞菌移植改變腸道微生物組可以將對免疫療法無應答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轉變為應答者。他們首先選擇了7位糞便提供者——他們在接受PD-1抑制劑診療后,產生了較好的效果。而接受糞菌移植的15位惡性黑色素瘤患者處在另一個極端,此前包括PD-1抑制劑在內的多種療法,對他們均沒有任何效果。這15位患者接受了一次糞菌移植和PD-1抑制劑的聯合診療,其中6名患者的tumor減輕或病情穩定,tumor得到了較好的控制。他們病情穩定,除了有一人在接受其他手術時意外去世之外,其余5人截至論文發表時仍然在世。他們發現經過糞菌移植后,患者的某些細胞因子的水平發生了變化,有可能是腸道微生物產生的某些物質與一些免疫細胞發生了相互作用,改變了免疫細胞的行為,并開始攻擊tumor。CELL一圖讀懂:菌群-腸-腦軸——上海沃本!青海直腸菌群移植適用人群
在西方國家,超過4000萬老年人患有AD,占所有癡呆病例的65%以上。全球人口預期壽命的增加也導致了包括AD在內的與年齡相關的疾病患病率增加。當前,錯誤折疊的淀粉樣蛋白β(Aβ)斑塊和高磷酸化tau蛋白沉積形成的神經原纖維纏結(NFT),仍然是AD診斷的主要神經病理學標準。腸道菌群在調節腸-腦軸方面起著關鍵作用,這是一個雙向通信網絡,涉及到中樞系統、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分支)、腸道神經系統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近期的研究表明,人類腸道菌群具有許多有益功能,例如幫助免疫系統發育、抵抗病原體、合成維生素、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等代謝物、代謝藥物、產生營養以及維持腸黏膜屏障的結構完整性~河南自閉癥使用菌群移植療效菌群移植在肝臟疾病中的應用!
糞菌移植可促進黑色素瘤患者對免疫診療的應答2021年以色列團隊在《科學》上發表的報告顯示,FMT能在早期臨床試驗中助力難治患者的免疫診療。試驗中招募了10名PD-1單抗免疫診療無效的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糞菌捐贈者來自具有免疫診療緩解一年以上的黑色素瘤患者。在經過口服萬古霉素和新霉素來破壞患者自身腸道菌群3天之后,臨床醫生給患者服用糞菌膠囊,隨后注射納武單抗(nivolumab),之后每兩周進行糞菌移植和單抗注射的聯合診療,直到90天為止。結果顯示,共有3名患者對納武單抗免疫診療產生積極反應,其中1名患者為完全緩解,2名患者為部分緩解,3名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均超過6個月。令人驚喜的是,有2名患者的tumor在經歷早期的變大之后,很快開始出現肉眼可見的萎縮。
菌群移植下消化道途徑的選擇:1.推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使用結腸鏡輸注菌液(1A)已有大量文獻證實,經過結腸鏡輸注菌液,對CDI有明顯的療效、且改善率比較高。相比于其他下消化道途徑來講,結腸鏡輸注,理論上可使菌液與整個結腸接觸面積達到比較大。2.如患者不適宜通過結腸鏡輸注菌液,推薦使用乙狀結腸鏡法、灌腸法、結腸置管法行FMT(2B)以上方法在CDI或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診療中,均有文獻報道其效果明顯。但乙狀結腸鏡法和灌腸法很難將菌液輸送到回盲部,因此,菌液與結腸黏膜接觸面較?。唤Y腸置管法便于反復輸注菌液,但會增加患者腹部與肛門的不適感。沃本生物腸道微生態全產業鏈解決方案服務商。
2019年亞太胃腸病學協會(APAGE)和亞太消化內窺鏡學會(APSDE)聯合發布《糞便微生物多樣性的科學前沿》,推薦FMT在復發性貨難治性艱難梭菌、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020年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國國際醫療保健促進交流會加速康復外科分會、中國微生態創新聯盟和上海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專業委員會發布《菌群移植標準化方法學的建立與臨床應用中國共識》,制定了我國關于菌群移植標準化方法學的建立與臨床應用共識,推薦用于多種腸道內及腸道外疾病的。 菌群移植的臨床效果如何?——上海沃本!安徽腹瀉使用菌群移植安全性
一圖讀懂:菌群-腸-腦軸。青海直腸菌群移植適用人群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與自閉癥密切相關。許多自閉癥患者通常伴有明顯的腹瀉或其他胃腸道癥狀,而且兒童患者往往存在多種飲食問題,表現為對味道、質地和氣味等感官刺激極端敏感,對吃的東西極其挑剔。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和腸道內環境的穩定,腸道炎癥會導致腸道黏膜通透性增加,病毒以及各種有害菌釋放的神經會通過腸道迷走神經傳入系統,從而引起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各種行為表現異常。糞菌移植帶來的有益菌群可以有效地平衡腸道菌群,修復腸道通透性,減少胃腸道和各種神經發育障礙表現。因此,糞菌移植和其它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手段將可能為自閉癥患者帶來新的希望。青海直腸菌群移植適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