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至今報道了6項FMT診療成年人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Randomizedclinicaltrials,RCT),臨床緩解率為24%~32%,其中4項研究結果顯示FMT組緩解率高于安慰劑組的5%~9%;另1項研究顯示潰瘍性結腸炎癥狀緩解與腸道特定菌群及代謝物豐度有關[5-10]。2021年較早菌群移植診療兒童潰瘍性結腸炎的隨機對照試驗,納入25例4-17歲兒童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隨機分為糞菌移植(FMT)組(n=13)和安慰劑組(n=12)進行為期36周試驗;診療六周后,92%的FMT組和50%的安慰劑組到達臨床復合終點(兒童UC活動指數、c反應蛋白或糞鈣衛蛋白改善);FMT組的菌群多樣性呈上升趨勢。菌群移植可改善自閉癥癥狀!青海醫院菌群移植成功案例
20名酒精使用障礙相關肝硬化患者隨機等分為2組,分別通過灌腸進行菌群移植或安慰劑移植。研究結果發現FMT可在短期內(移植15天后)降低患者對酒精的渴望,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降低血液中的炎癥標志物,并調節糞便菌群組成。Bajaj等進行了一項開放標簽的隨機對照試驗,對比FMT組及標準療法在復發性肝性腦病中的安全性,FMT組降低復發性肝性腦病患者的住院率,兩項腦評分的認知結果有改善。同樣,在單盲隨機對照試驗中,他們發現FMT組的認知結果有改善,而安慰劑組則沒有(p=0.02)。四川腹瀉使用菌群移植成功案例雖然菌群移植在很多情況下表現出極高的療效,但它并不是全能的。
菌群移植診療移植物抗宿主病由于移植后異體供者移植物中的T淋巴細胞攻擊宿主健康組織導致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多樣性是異基因HSCT新的independent預后因素。異基因HSCT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衡,多樣性下降,而腸道多樣性較高的患者預后較好,生存時間較長。2016年Kakihana成功地將FMT應用于腸內急性GVHD患者中,發現接受FMT后,3例達到完全緩解,1例達到部分緩解。另外一項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13名在同種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CT)后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接受糞菌移植。在11名急性GVHD患者中,對糞菌移植的總應答率及完全應答率分別可達到57%及42%;而在慢性GVHD患者中,糞菌移植可維持或改善organ受累情況。另外,糞菌移植可有效地減少患者胃腸道中的Antibioticresistantbacteria。
自閉癥與腸道菌群紊亂有關。《ScientificReports》近期發表研究,在有腸道癥狀的自閉癥兒童接受糞菌移植兩年后,評估了糞菌移植功效,發現這種干預方法具有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該結果為后續研究奠定了基礎。①8名自閉癥患者在接受菌群移植(FMT)的兩年后,其腸道癥狀得到改善,而且自閉癥癥狀的改善程度更強;②患者接受菌群移植后的腸道菌群重要變化持續到了結束后后兩年,包括菌群多樣性的增加,以及雙歧桿菌屬和普雷沃菌屬相對豐度的增加;③FMT對于有腸道癥狀的自閉癥兒童具有長期安全性和高效性;④該發現為將來進行FMT與安慰劑的雙盲、對照型人群研究奠定了基礎~神奇!菌群移植竟能控制體重。
這是一項兩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納入87名14-18歲及BMI≥30的肥胖青少年受試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為膠囊菌群組(n=42)或生理鹽水安慰劑組(n=45),按性別分層。FMT組每名受試者服用來自于4名同性健康供體的菌群膠囊28粒,連續服用2天。在基線檢測以及干預后6、12和26周進行臨床評估。FMT干預對BMI-SDS(體重指數標準差評分)無影響。但在干預后6、12和26周,FMT組與安慰劑組相比,A/G比率(腰部/臀部脂肪比)降低,尤其女性表現更為明顯。提示FMT對于腹部肥胖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菌群移植在克羅恩患者中療效較好!福建糞便菌群移植
菌群移植診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好!青海醫院菌群移植成功案例
北京某軍總院使用菌群移植(FMT)對自閉癥及炎癥性腸病患者進行大量臨床研究且療效明顯,如第一階段的隊列研究中FMT診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應答率為90%;重慶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為頑固性constipation、艱難梭菌等患者實施FMT,病情得到明顯緩解;2017年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報道了對乙肝大三陽患者實施藥物診療聯合菌群移植,這是國際上利用菌群移植診療乙肝的早期報道;另外,西安西京消化病醫院、廣東藥科大學附屬好早醫院、南昌大學好早附屬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附三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早期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院等醫院也都陸續開展了FMT的臨床醫療服務。隨著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更多證實,尤其是菌群移植臨床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菌群移植療法將會服務于更多患者。青海醫院菌群移植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