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合格”的糞便可是百里挑一的哦,據(jù)報道合格率在2%左右,健康糞便的收集是為了做糞菌移植科研。而且你要知道,糞便能治病可不是一兩天的事了,糞菌移植技術,于我國東晉時期的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記載了用糞液改善食物中毒及腹瀉的患者當然了,這里說的糞便能治病并不是簡單的用糞便治病,而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nèi),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實現(xiàn)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改善。目前通過糞便菌群移植技術,幫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腸道細菌環(huán)境,這樣就能夠應用在許多疾病中,比如艱難梭菌、炎癥性腸病、代謝綜合征、兒童自閉癥、糖尿病、肥胖等等,甚至目前有研究證實糞便菌群對抑郁的也有一定的效果。雖然菌群移植在很多情況下表現(xiàn)出極高的療效,但它并不是全能的。河北糞便菌群移植適用人群
肝性腦病(HE)是肝硬化患者的并發(fā)癥之一,是肝硬化個體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許多肝性腦病患者使用***,導致其腸道菌群被擾亂,使患者的肝性腦病進一步惡化。腸道細菌產(chǎn)生的氨是肝性腦病的關鍵驅(qū)動因素。目前的改善方法為乳果糖和/或利福昔明,兩者都以腸道菌群作為靶點。由于腸道菌群失調(diào)被認為促進了肝性腦病的發(fā)展,我們認為通過菌群移植操控腸道菌群可以逆轉(zhuǎn)腸道生態(tài)失衡并改善肝性腦病患者的認知水平。Bajaj等進行了一項開放標簽的隨機對照試驗,對比FMT組及標準療法在改善復發(fā)性肝性腦病中的安全性,F(xiàn)MT組降低復發(fā)性肝性腦病患者的住院率,兩項腦評分的認知結果有明顯改善[10]。同樣,在單盲隨機對照試驗中,他們發(fā)現(xiàn)FMT組的認知結果有明顯改善,而安慰劑組則沒有。山東小腸菌群移植成功案例上海沃本服務好,療效佳,菌群移植靠譜!
NCT03148743是一項非隨機、開放標簽、FMT在IV級類固醇難治性GI-GvHD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41例IV級難治性GI-GvHD患者納入終統(tǒng)計分析。其中FMT組23例(年齡中位數(shù)30歲,13-55歲),對照組18例(年齡中位數(shù)31.5歲,13-59歲)。在FMT后的第14天和第21天,F(xiàn)MT組的臨床緩解明顯大于對照組。在90天的隨訪期內(nèi),F(xiàn)MT組顯示了更好的總生存(OS)。研究結束時,F(xiàn)MT組中位生存時間為>539天,對照組中位生存時間為107天。2021年,AmericanJournalofHematology上發(fā)表了一項前瞻性研究,主要內(nèi)容為菌群移植在急性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中的應答及安全性。研究結果證明,在11名急性GvHD患者中,對糞菌移植的總應答率及完全應答率分別可達到57%及42%;而在2名慢性GvHD患者中,菌群移植可維持或改善內(nèi)臟受累情況。
FMT起源于中醫(yī)療法,葛洪《肘后備急方》記載用人糞清經(jīng)過處理后診療食物中毒、發(fā)熱、腹瀉和瀕臨死亡的患者具有奇效。西方FMT起步晚,但是發(fā)展很快。1989年,Bennel等在《柳葉刀》上報道FMT緩解潰瘍性結腸炎。盡管FMT的臨床療效突出,但是2013年之前一直被認為是“民間偏方”。直到2013年初,華盛頓大學Surawiz教授領銜的合作組將FMT寫進rCDI(復發(fā)性艱難梭菌)診療的臨床指南,這在FMT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時代》雜志將其評為2013年生物醫(yī)學的重大突破之一。隨后,多國紛紛發(fā)布了關于FMT的臨床指南/共識。菌群移植的安全性保障內(nèi)容。
通過FMT恢復腸道菌群組成和調(diào)節(jié)菌群失調(diào)可能是診療各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當前的證據(jù)依然有限。在Zhan等人進行的一項實驗中,小鼠首先接受連續(xù)14天的廣譜抗*素診療。隨后,作者將來自衰老加速小鼠易感型8(SAMP8)或抵御衰老老加速小鼠1(SAMR1)小鼠的糞菌移植到偽無菌小鼠中,結果他們觀察到,接受了來自SAMR1小鼠的偽無菌小鼠的空間學習和記憶能力得到改善,而接受SAMP8小鼠糞菌移植的則沒有。Yu等人分別使用了有和無認知功能惡化的糖尿病小鼠,并將無認知功能障礙小鼠的糞菌移植到偽無菌小鼠的腸道中。他們注意到宿主Morris水迷宮性能指數(shù)的顯著改善,該影響與宿主腸道微生物的β多樣性及相對豐度變化有關。腸道菌群移植在痛風中的應用研究。甘肅菌群移植供體
菌群移植可改善代謝綜合征--上海沃本。河北糞便菌群移植適用人群
菌群移植應建立不良反應及處理流程:1.建立不良反應上報制度(2C)2.執(zhí)行嚴格的入選和排除標準,F(xiàn)MT診療前評估并發(fā)癥風險(1C):(1)誤吸風險,如高齡、臥床、賁門關閉不全等高風險者禁用鼻腸管途徑,給予口服膠囊或結腸鏡FMT途徑;(2)腸源性風險,如全身及腸黏膜屏障功能嚴重受損應禁用FMT診療(1C)3.癥狀輕(以頭暈、惡心、胃腸道不適等為主訴)的患者,觀察即可(1C)4.中度癥狀對癥處理,不能緩解予以暫停FMT診療(2D)5.癥狀嚴重(由鼻腸管途徑導致的咽喉部疼痛、惡心、嘔吐等)者,對癥處理不能緩解,給予拔除鼻腸管,改口服膠囊、結腸鏡或灌腸移植途徑(2D)6.癥狀嚴重者,暫停或終止FMT診療并對癥處理;體溫≥39℃者需排除腸源性***(2D)7.懷疑腸源性癥狀時,立即終止FMT診療,檢測供體和受體糞便致病菌,留取血培養(yǎng)檢查,補液等診療(1C)8.極重度癥狀如并發(fā)生命體征異常者,立即終止FMT診療,同時針對靶診療(1C)河北糞便菌群移植適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