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原檢查法) 原理:將一定量的供試品,靜脈注入家兔體內,在規定時間內,觀察家兔體溫升高的情況,以判定供試品中所含熱源物質的限度是否符合規定。因為熱源物質進入家兔體內后會引起體溫升高反應。 操作步驟:選用健康合格的家兔,實驗時 3 - 7 天內要對家兔進行體溫測試,挑選體溫在 38.0 - 39.6℃的家兔,并且各兔間體溫相差不得超過 1℃。將處理后的純水樣品按照一定的劑量(如每千克體重注射 10mL)緩慢靜脈注入家兔體內,然后每隔 30 分鐘測量家兔體溫一次,共測量 3 小時。如果三只家兔體溫升高總和不超過 1.3℃,且每只家兔體溫升高不超過 0.6℃,則判定供試品(純水)中的熱源物質符合要求,即可能已被完全去除。不過,該方法操作較為復雜,且動物個體差異可能會對結果產生一定影響。離子交換樹脂的運行周期監控是保障去離子水質量的關鍵。福建去離子水工廠
鱟試劑復溶 用無熱原的水按照鱟試劑說明書規定的體積準確復溶鱟試劑。一般是將鱟試劑小瓶輕輕振搖,使內容物充分溶解,復溶過程要小心操作,避免產生過多氣泡,因為氣泡可能會干擾后續的凝膠觀察。 樣品混合與孵育 取適量的純化水樣品(如 0.1 - 0.2mL)與復溶后的鱟試劑(如 0.1 - 0.2mL)混合在小試管中。使用移液器時要確保移液準確,并且將樣品和試劑充分混勻,輕輕顛倒試管幾次即可。 將混合后的試管放入預先設定為 37℃的恒溫箱中進行孵育。孵育時間一般為 60 - 90 分鐘,孵育過程中要保持恒溫箱內溫度穩定,避免頻繁開門導致溫度波動影響凝膠形成。福建去離子水工廠去離子水在制藥行業的純化水制備環節是關鍵步驟之一。
動態顯色法 原理:在鱟試劑中加入了特殊的顯色底物,當內素與鱟試劑反應時,的酶會作用于顯色底物,使其產生顏色變化。通過檢測顏色變化的程度(一般是在特定波長下檢測吸光度)來定量測定內素的含量,吸光度與內素濃度在一定范圍內呈線性關系。 操作步驟:先將含顯色底物的鱟試劑復溶,然后將處理后的純水樣品與復溶后的試劑混合,放入到有比色功能的檢測儀器(如酶標儀)對應的容器中。在恒溫 37℃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在特定波長(如 405 - 410nm)下檢測吸光度,然后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內素含量。若內素含量為零或低于標準要求,可判定熱源物質已被去除。
原理: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去除水中的離子型雜質,間接降低熱源物質的含量。一些熱源物質可能帶有電荷,通過與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離子交換反應,被吸附在樹脂上。同時,離子交換過程可以改善水的化學性質,如降低水的硬度,減少水中可能與熱源物質相互作用的離子,從而有助于后續其他方法更好地去除熱源。 操作要點:要選擇合適的離子交換樹脂,包括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樹脂的再生。當樹脂吸附飽和后,需要通過再生劑(如鹽酸用于陽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氫氧化鈉用于陰離子交換樹脂再生)進行再生處理,恢復樹脂的離子交換能力。此外,離子交換樹脂柱的填充要均勻,避免出現水流短路等情況,影響離子交換效果。在生物技術的基因芯片實驗中,去離子水可保障實驗準確性。
原理:利用水和熱源物質(主要是細菌內素等)沸點的差異來分離。水在標準大氣壓下沸點是 100℃,而內素等熱源物質通常是一些大分子有機化合物,其沸點相對較高,在水沸騰汽化后,蒸汽中基本不含有熱源物質,將蒸汽冷卻凝結得到的蒸餾水熱源含量就會降低。 操作要點:需要使用高質量的蒸餾設備,例如采用石英材質的蒸餾容器,因為石英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能減少在蒸餾過程中可能引入的雜質。同時,要控制好蒸餾速度,避免液體暴沸。可以添加一些防暴沸的材料,如沸石,并且要確保整個蒸餾系統的密封性,防止外界的污染源進入。在蒸餾過程中,還可以進行多次蒸餾來進一步降低熱源含量,例如二次蒸餾或三次蒸餾,每一次蒸餾都能去除一部分殘留的熱源物質。在制藥行業的散劑生產中,去離子水可保證散劑的均勻性。福建去離子水工廠
在制藥行業的藥包材相容性試驗中,去離子水是重要測試介質。福建去離子水工廠
進水:開啟進水閥門,讓預處理后的水進入反滲透系統,進水壓力一般控制在 1-10MPa 之間,具體壓力需根據所選反滲透膜的型號和廠家要求進行調整,同時控制進水流量在合適的范圍內. 啟動高壓泵:啟動高壓泵,為水通過反滲透膜提供動力,使水在壓力作用下克服滲透壓,透過反滲透膜,而熱源物質等雜質則被截留。在啟動高壓泵時,要注意緩慢升壓,避免壓力沖擊對反滲透膜造成損壞。 運行監測:在反滲透過程中,實時監測進水壓力、出水壓力、產水流量、濃水流量、水溫等參數,并記錄相關數據。同時觀察設備運行是否平穩,有無異常噪音、振動等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停機檢查福建去離子水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