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蘊含的文化:釀造文化:醬香酒采用傳統工藝釀造,順應自然規律進行,一年一個生產周期,歷經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蒸餾取酒,再經3年窖藏方得以釀成,包含了10種獨特工藝。如此繁雜嚴格的規定和流程,是醬香型白酒韻味十足的有力保證。品鑒文化:醬香酒需從顏色、酒香、口感三個方面鑒別,通過觀色讀酒、聞香知酒、嘗味品酒的品鑒方法,形成了獨特品鑒文化和詩酒文化。醬香酒的香味以醬香為主,略有一股淡淡的焦香味,復雜又細膩,空杯留香優雅持久,入口柔綿醇厚,醉后不上頭,回味悠長。醬香型白酒,又稱茅香型白酒,是一種大曲酒。散裝茅香型白酒
醬香酒的生產工藝是什么?貴州醬香酒的制曲、釀造,都是嚴苛地追求工藝的正確、優化,從而保證用來調酒的基酒的品質。在貴州醬香酒的釀制方面并是遵循百年古法制酒,采用獨特高原半坡紅高粱,嚴苛把關每一道人工釀造工藝。品酒師對調酒師的成果進行評估,選擇比較為優良的配方量化生產。調酒師于酒,則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白酒行業有一種說法,七分工藝,三分技藝,這三分技藝指的就是勾調。勾調工藝更像是一門神奇的藝術。勾調一杯有價值的貴州醬香酒,用到的基酒少則三四十種,多則兩百多種,整個過程無法可依,只能依靠調酒師的經驗和悟性。將多層酒體層層疊疊的芳香,勾兌調和成既柔和又有穿透力的醇香,形成口感上的平衡與層次感。這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不僅需要調酒師具備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更需要靈敏的感官和嗅覺,還要有杰出的個人天賦。貴州懷仁茅臺鎮特色醬香型白酒醬酒的原料為小紅纓子糯高粱、小麥、赤水河的河水。
為什么好的醬香酒會空杯留香?空杯留香——即裝過好的醬香型白酒的杯子,酒的氣會保留很長時間,并且香氣是綿綿不絕的沁人心脾。主要原因是聚合后的大分子酒精、多種含有芳香氣味的酯類等揮發的速度慢,而一般的醬香型白酒的酒精分子小,具有芳香氣味的酯類少,揮發的速度快,而劣質白酒會很嗆人。喝好的醬香酒為什么不上頭?不燒心?好的醬香酒蒸餾時的接酒溫度高達40℃以上,能極大限度地排除如醛類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質。醬香酒中易揮發物質相對較少,不易揮發物質相對較多,對人的刺激小,所以飲后不上頭、不辣喉、不“燒心”。
醬香型白酒蘊含的養生文化:按照中醫理論,舌尖為心肺經,舌為中脾胃,舌根為腎經,左右兩邊肝膽經。醬香酒經多年窖藏沉淀,醬香醇厚,酒精濃度科學合理(53°左右),有害物質揮發殆盡,脂類和酚類物質增多,乙酸、乳酸和不飽和酸含量增高(其標準規定酸度為1.5-3.0g/l,其他白酒的標準為0.5-1.7g)。而這恰好迎合了人體養生保健的所需物質:醬酒芳香能醒脾提神,甘甜能保脾健胃,酸能保肝扶肝,軟化血管,苦能養心養神,由此便造就醬香酒入喉綿柔不上頭,對神經和身體刺激極小、有利于健康的特性。醬香酒中所蘊含的養生文化,為它在眾多白酒中的脫穎而出增色不少。醬酒也稱醬香型白酒,是我國白酒的香型之一。
醬香型白酒的特性:1、原料:高粱、小麥等谷物是常見的釀酒原料,普通醬酒的原料是優良的普通高粱,而好的醬香酒的原料只能是特產的紅纓子糯高粱。這種高粱的單寧含量非常高,釀出來的酒異常醇厚,口感更佳。2、工藝:醬香白酒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不同工藝釀造出來的白酒品質也不一樣。好的醬香酒大多采用的是大曲坤沙工藝,也叫12987工藝。這種工藝特點就是耗時長(一年一個生產周期),上百道生產工序,每道工序都做到非常驚細,在一遍一遍的發酵取酒后,醬酒的酒質變得更加高級。醬香酒經過長期陳釀和精心勾兌后,香味香氣成分組成十分復雜、豐富、協調。原漿茅香型白酒預訂
醬香型白酒是以紅纓子高粱為原料,經固態發酵和高溫蒸餾制成的特殊產品。散裝茅香型白酒
為什么醬香型白酒的標準酒度是53°?我們都知道醬香型白酒的酒精度數一般都保持在53度左右,這也是醬酒的一大主要特點,雖然也曾經短暫地在歷史上出現過54度或53±1度的白酒,但隨著釀酒工藝的逐漸完善,以及社會對白酒品質認知的提高,白酒行業比較終確定了53度酒精作為高度白酒的一個衡量標準。1、經過眾多的品酒師的反復品鑒,比較終確定:高度數白酒只有調制到52度到54度時,口味才是比較為醇和的!2、人的味覺與嗅覺也是在這個度數的時候,比較能品嘗出各種白酒的特色。3、經過科學測定,酒精濃度在53度時,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締合得比較牢固。這使得醬香型白酒在長時間儲存時,游離的酒分子就會減少,酒質比較為穩定。散裝茅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