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2-20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介紹
行政區劃:金所鄉 塘子鎮 羊街鎮 柯渡鎮 倘甸鎮 功山鎮 仁德鎮 七星鄉 甸沙鄉 先鋒鄉 六哨鄉 雞街鄉 風儀鄉 聯合鄉 金源鄉 河口鄉 |
長途區號:0871 | 郵政編碼:655200 | |
車牌號碼:云A | 行政代碼:530129 | |
隸屬政區: 昆明 | 行政級別:自治縣 |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地處云南省東北部,是滇東北之要沖,貴昆鐵路,昆曲、嵩待高速公路從縣內經過,境內鄉鄉通了油路,交通十分便捷。尋甸縣屬昆明市轄縣,全縣轄16個鄉(鎮),173個村委會,總人口50.5萬,居住著漢、回、彝、苗等1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1萬人,占21.8%。
全縣國土面積3598平方公里,境內有大小山峰90多座,屬梁王山系,最高海拔3294米,最低海拔1480米,有大小河流20多條,一個天然湖泊清水海,全縣水資源總量21億立方米,水資源十分充沛。氣候溫和,為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5℃。尋甸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褐煤、磷礦、硅藻土、鉛鋅、重晶石等,蘊藏有優質褐煤3.5億噸,磷礦2.1億噸,硅藻土4億噸。尋甸的名優土特產主要有清真牛干巴、板栗、蜂蜜等,農產品有玉米、稻谷、洋芋、蕎子、大豆、烤煙、油菜、小麥、大麥、蠶豆、蕓豆,其中烤煙、蕓豆、洋芋等在國內外均占有一定市場。清水海引進北歐先進養鱒模式,培養出紅肉彩虹鱒魚,其品質可與北歐鮭鱒魚相媲美。
尋甸共有22個黨委,6個縣直黨委,分別為縣直機關黨委、公安局黨委、教育局黨委、經濟商務局黨委、煙草公司黨委、供銷社黨委,16個鄉(鎮)黨委。11個黨組、43個黨總支、559個黨支部、1571個黨小組。據2006年2月20日統計,全縣共有黨員19084名,其中,在職黨員5294人,占27.7%;非公黨員240人,占1.3%;農村黨員12084人,占63.3%;60歲以上黨員5337人,占28.1%;女黨員3265人,占17.1%;少數民族黨員4029人,占21.1%。
自2004年以來,尋甸共創建“共產黨員示范窗”58個,“共產黨員先鋒崗”75個,“云嶺先鋒流動紅旗”六面。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第一批參學單位61個,第二批參學單位為325個,第三批參學單位為176個。2005年,塘子鎮黨委被省委組織部評為“五好”鄉鎮黨委、河口鄉雙龍村黨支部被評為“五好”村黨支部、縣林業局被評為基層滿意的涉農部門、鳳儀鄉畜牧獸醫站被評為群眾滿意的鄉鎮站所。農業局黨總支、先鋒鄉黨委被評為昆明市先進黨組織,縣財政局馬為良、塘子鎮團結村委會支書湯炳祥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艾樹祥、卯應征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旅游資源
尋甸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河口鄉撒米羅溶洞群經比利時洞穴專家和國內專家考察,給予“西南第一洞”的美稱,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游覽價值;滇東北最大的天然湖泊高原明珠清水海,四面青山、草山環抱,是昆明理想的水源地;塘子鎮有鐘靈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諸葛亮南征遺址關索嶺、會盟碑等遺跡;河口北大營萬畝草山別具濃郁的澳洲情調,讓許多游客驚嘆不已;七星的鳳龍灣景區綿延10多公里,有盼歸山、小三峽、大滴水瀑布群等景點,山水環抱,景色迷人;長征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率領的紅一方面軍和賀龍率領的紅二方面軍二、六軍團先后經過尋甸,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正實施紅色旅游開發。
科教文衛
尋甸長期保持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1994年和199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的光榮稱號,全縣各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團結蔚然成風。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顯著增強,教育、科技、文體、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經濟發展
“十五”期間,尋甸縣委、縣政府致力于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走“農業富民、工業強縣”的發展路子,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全縣經濟快速發展,民族團結、經濟繁榮、社會穩定。通過實施“三化一調整”的發展戰略(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全縣經濟迅猛發展,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累計簽約項目22個,協議引資32億元,啟動實施項目10個,引進云南南磷集團、四川龍蟒集團等外來投資企業9戶,200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64億元,比上年增長89.1%,工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十五”時期,全縣生產總值由9.5億元增加到17.3億元,年均增長10.4%,超過了“十五”預期增長目標。其中:一產業年均增長5.6%,二產業年均增長20.9%,三產業年均增長10.7%。三次產業結構由44.6:14.7:40.7調整到36.6:24.4:39。地方財政收入由7421萬元增加到9830萬元,年均增長5.8%。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9億元,是前五年的2.5倍,年均增長29.8%。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糧食連年獲得好收成,烤煙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畜牧業快速發展,產值由2.4億元增加到4.9億元,年均增長13.4%,凍精改良等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養殖水平不斷提高。農機化程度由20%提高到30%。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凸顯,煤電磷一體化、農副產品加工、制藥、建材等產業初具規模,工業總產值由3.98億元增加到9.64億元,年均增長22%,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8.4%提高到17.9%。旅游業發展迅速,累計接待游客6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628萬元,年均增長21.9%。所有制結構有新的改善,非公經濟占GDP的比重由32.8%提高到46.1%。
發展規劃
“十一五”發展時期,尋甸將繼續堅持“農業富民,工業強縣”、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路子,抓住建設現代新昆明“外延輻射”、“周邊效應”機遇,發揮縣域土地、水、生物等資源優勢,重點培植糧、煙、畜、薯、果等特色農業,積極培育蔬菜、花卉產業,把全縣建成現代新昆明“重要的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實現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轉變。依托資源,抓住昆明市加快北部五縣區發展機遇,做強做大“煤—電—磷化”和“硫磷一體化”兩條產業鏈,提升工業化總體水平,把尋甸建成現代新昆明“新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依托優越區位和旅游資源、生態資源優勢,加速第三產業發展,壯大旅游業,把尋甸建成現代新昆明旅游經濟圈中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