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四坪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01]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永樂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02]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右樹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03]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何呂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04]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徐王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05]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新莊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06]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周張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07]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川珠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08]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上寨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09]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任汪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0]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出食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1]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胡渠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2]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積玉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3]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王嶺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4]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王咀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5]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曹灣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6]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大灣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7]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天城堡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8]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千戶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19]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吊灣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0]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田山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1]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汪山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2]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老山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3]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盧溝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4]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姚溝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5]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何成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6]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董山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7]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周灣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8]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六圖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29]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華尖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30]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趙溝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31]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劉莊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32]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永安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33]
- 甘肅省秦安縣千戶鄉任張村民委員會[620522207234]
長途區號:0938 | 郵政編碼:741000 | |
車牌號碼:甘E | 行政代碼:6205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秦安縣 | 行政級別:鄉 |
基本概況: 千戶鄉位于秦安縣西部半山區,與甘谷縣、麥積區交壤,總區域面積76 .84平方公里。溝壑梁峁地形,海拔在1400—1870米之間。氣候干燥,年均氣溫8.1℃,降雨量547.7毫米,無霜期130天左右。有干旱、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 ∪l總戶數5430戶,總人口26194人,鄉村勞動力10829人,總耕地面積50450畝,全鄉轄34個村委會,44個村民小組。村村通電,通電話,涇甘公路縱穿境內,村村通農機路。有鄉村衛生醫療機構71個,中心衛生院1所,位于千戶鄉政府的所在地—千戶村。全鄉共有中小學18所,在校學生5219人,其中中學生1210人,小學4009人,有教職工157人。教室面積達 5184平方米。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在秦安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歷屆千戶鄉黨委、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實干,知難而進,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對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緊緊圍繞“糧食穩鄉、牛市富鄉,花椒強鄉,項目促鄉”的總體思路,全面開展各項工作。中共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千戶鄉黨委搶抓機遇,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蘋果、花椒為主的林果業,增加農民收入,已退耕還林6000畝。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按照“鄉風文明,生活寬余,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原則向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目標邁進。二OO五年,全鄉糧食總產量6419噸,蘋果總產量5236噸,花椒200多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元。支柱產業: 1、以牛羊集為龍頭的養殖業,千戶鄉的牛羊集位于千戶村,占地10.7畝,是隴東南地區較大的牛羊集之一,每年秋冬兩季,是牛羊交易最活躍的季節,來自平涼、陜西等地的客商絡繹不絕,日成交大牲畜在500頭以上。
近年來,千戶鄉黨委、鄉政府狠抓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從陜西、鹽關等地引進大量的良種牛,供當地群眾飼養,發展規模養殖,以增加農民收入,有養殖戶215戶,養殖秦川牛320頭。同時,在四坪、周灣發展規模養雞,在吊灣、川珠發展規模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