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禺山市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01]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大馬站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02]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小馬站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03]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流水井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04]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白沙居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05]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龍藏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07]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鹽運西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08]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清源巷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09]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仙湖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10]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高第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11]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許地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12]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民星社區居委會[440104003114]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030 | |
車牌號碼:粵A | 行政代碼:440104 | |
隸屬政區: 越秀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北京街區劃歷史上在廣州最古老的城垣“任囂城”、“番禺城”和“趙佗城”中,于數百年前已經是風景游覽勝地。今西湖路原是古代湖泊“西湖”,湖中有“九曜石”一塊,是五代南漢時“西湖藥洲”上九塊奇石的遺址。另今位于中山四路廣州市文化局舊址內的“秦漢造船工場遺址”,兒童公園舊址內“漢初南越國宮署和御花園遺址”, 北京路西面的光明廣場內有西漢木質結構水閘遺址,北京路步行街腳下積淀了千年歷史的層層古道,在南段廣州百貨大廈一帶的有明清時期的拱北樓基地都足以說明遠在唐代廣州已是歷史上著名的商埠。北京路、惠福東路一帶已經是熱鬧的番坊區(外國商人居住地)。此外在宋代已有關于高第街的記載,并從清代開始已經形成輕工業品市場。一直以來,高第街是廣州人及外來人們辦理婚嫁禮品的好去處。曾有“沒有到過高第街,就等于沒有到過廣州市”的美譽。居住在高第街內的許氏家族,曾產生了許應睽、許崇智、許廣平等一大批近代、現代史上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亦有“許氏家族史是中國近代現代史的縮影”的說法。“流水聞遠近,龍藏閱古今”,北京街轄內內街小巷多,其中大、小馬站、流水井、書坊街、仙湖街等小巷中有不少古書院群。這些舊祠堂、舊書室、古書院保留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仍有三十多間。古書院群的建筑形式和風格各異,是古代人們進行講學、教授規儀的場所,或部分作為學生遠道就學的學舍。其中流水井29號“盧江書院”(又名“何家祠”)已被命名為市級文物。還有教育路鹽運西街的西式樓房曾是廣州市三十年代比較出名的“洋樓”。這一切掌故都說明了北京街是一條古老而又文明的街道。
今北京街是廣州市越秀區屬下的一條行政街,是在1999年4月越秀區調整街道行政區域時將原北京街、大南街合并而組成的。該街地處廣州市老城區中心的繁華地帶,面積0.51平方公里,下設9個居民委員會管理。管轄北京路、中山四路、中山五路、西湖路、教育路、禺山路、大南路、惠福東路、起義路、新民路等十條一、二級馬路,還有內街、自然小巷78條。根據統計,全街有居民13391戶、395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