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小陽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01]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大陽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02]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南山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03]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劉溝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04]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中莊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05]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豁峴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06]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汪洋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07]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陽溝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08]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候吳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09]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梁堡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0]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河李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1]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閆莊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2]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太原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3]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劉山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4]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下李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5]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陽灣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6]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雙廟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7]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東溝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8]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下渠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19]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高溝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20]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水灘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21]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吳家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22]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寨子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23]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鄉陳陽村民委員會[620525206224]
長途區號:0938 | 郵政編碼:741000 | |
車牌號碼:甘E | 行政代碼:620525(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行政級別:鄉 |
" 大陽鄉地處張家川縣西南角,屬溫帶半干旱淺山區,平均海拔1930米,距縣城23公里,現有24個行政村,95個村民小組,4814戶,24952人,其中回族聚居村14個,2588戶,13968人,占總人口的56%,漢族2226戶,10984人,占總人口的44%。現有耕地面積35496畝,其中糧田面積33296畝,人均耕地1.42畝,全鄉國民經濟發展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2005年底,全鄉糧食總產量3741.9噸,鄉級財政收入109.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167元,人口自然增長率7.8‰,全鄉有各類學校26所,在校學生4512人,教職工193人,鄉屬式雙管單位有鄉財稅所、農業中心、文化中心,農電、計生、衛生、公安派出所、郵政、公路養護、信用社等。
“十五”期間,鄉黨委、政府搶抓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抓主抓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這兩條主線,不斷探索研究,勇于實踐,在全鄉逐步形成了以畜牧養殖、中藥材種植、花卉栽培、食用菌栽培為主的經濟發展新格局。積極實施小陽、閆莊兩村的畜牧養殖項目,輻射帶動全鄉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全鄉養牛專業戶615戶、養牛1144頭,養羊專業戶253戶、養羊3824只,養豬專業戶102戶,養豬2760頭;建立了梁堡村、豁峴村藥材種植示范基地,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20畝;花卉種植大棚8個;全鄉果園面積1632畝,通過高接換頭、更新品種,使年產量達到約780噸,年產值達75萬元;通過積極爭取,引進食用菌栽培項目,建成食用菌栽培大棚39座,年純收入達7000元/棚,初步形成了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
2005年鄉黨委、政府按照縣上的安排部署,結合我鄉實際,及時調整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思路,確立了樹立一個龍頭(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強化兩個基礎(農業和畜牧業),實現三個突破(扶貧開發、中藥材與花卉種植,果業生產規模和效益)的思路,圍繞這一基本思路,不斷探索研究,進一步明確責任,通過一年來的不懈努力,使全鄉的各項工作有了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