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鄉沙金村民委員會[620602200200]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鄉五和村民委員會[620602200201]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鄉五愛村民委員會[620602200202]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鄉下寨村民委員會[620602200203]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鄉候吉村民委員會[620602200204]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鄉勝利村民委員會[620602200205]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鄉支寨村民委員會[620602200206]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鄉新溝村民委員會[620602200207]
長途區號:0935 | 郵政編碼:733000 | |
車牌號碼:甘H | 行政代碼:6206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涼州區 | 行政級別:鄉 |
五和鄉位于涼州區西北部,鄉域面積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758畝。轄沙金、五和、五愛、下寨、侯吉、勝利、支寨、新溝8個村,8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467人。鄉政府駐侯吉村。五和地處西營河下游,有五個澆水口子,在舊社會常因澆水鬧糾紛而不和,解放后為了團結協調用水而取鄉名“五和”。2001年,完成農業總值產2076萬元,財政收入7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39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48元。有中小學8所,在校學生2728人;有衛生院2處。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向多層次、特色化、綜合經營的方向發展。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模式不斷推廣應用,農作物品種不斷改良升級,使單位面積的產量不斷提高。規模養殖發展迅速,基本形成支柱產業。養殖業重點以養豬為主,已建立了下寨六組規模養豬示范點,引進 優良雜交品種長白、杜洛克公豬、母豬,年出欄1200頭瘦肉型豬;建成年出欄150頭的五愛七組趙龍養豬場;建成年產蛋1.8萬公斤的五愛六組鴻昌養雞廠。規模養殖戶達886戶。鄉鎮企業穩步發展。仁和面粉廠、新溝紅磚廠、如意食品加工廠等企業安置剩余勞動力近千人,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以鄉政府為中心的集鎮建設步伐加快,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了更多的客商來投資經商辦企業,促進了本地經濟的發展。
面對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五和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提出“調整結構創特點,抓好種子壯支柱,發展畜牧揚優勢,興辦企業促經濟,依靠科技增收入”的發展思路,重點抓好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和規模養殖示范區,努力建成以優質小麥、玉米生產、食用菌栽培、日光溫室蔬菜種植、肉類生產為主的經濟發展格局,加快鄉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步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全鄉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