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高莊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01]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黃家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02]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張家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03]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中心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04]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中渠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05]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員家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06]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連五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07]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馬咀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08]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夭莊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09]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四合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10]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陳家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11]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蘭家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12]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三合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13]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連五鄉李家村民委員會[620525209214]
長途區號:0938 | 郵政編碼:741000 | |
車牌號碼:甘E | 行政代碼:620525(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行政級別:鄉 |
連五鄉位于張家川縣西北部,北與平涼市莊浪縣為鄰,東、南、西分別與川王、龍山、馬關三鄉(鎮)接壤,總面積42.7平方公里,分布在以連五梁為主梁的一梁兩溝四面坡上。耕地面積35164畝,林地4700畝。全年無霜期163天左右,平均海拔1865米,高差500米,年平均氣溫7.45℃,年均降雨量500mm,夏季涼爽濕潤,冬季嚴寒干燥,晝夜溫差大。全鄉轄14個村民委員會,68個村民小組16398人,每平方公里382人。主導產業是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洋芋、谷子、糜子、蕎麥。經濟作物有油菜、胡麻。果品有蘋果、梨、花椒、杏等;有6067畝優質紫花苜蓿和紅豆草。2005年糧食總產量497.7萬公斤,大家畜存欄5530頭(匹),豬羊7600頭(只);勞務輸出人數2950人,增收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86元。“十五”期間,我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了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搶抓機遇、深化改革、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十五”計劃確定的目標已基本完成。
一、農民增收為重點,全面發展農村經濟。
一是大力實施良種、植保、旱農、沃土四大工程,保糧增產出效益,糧食總產較“九五”來增長16.5%。二是種草養畜,借助畜牧求發展,牽著牛羊奔小康。投資65萬元建起舍飼冬暖棚650個,建成養殖專業村五個,養殖大戶20個,年畜牧收入160萬元,畜牧產業化雛形基本形成。三是以勞務輸出為重點,加快農民非農化進程,勞務輸轉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占到農民純收入的一半以上。四是扶持龍頭企業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加快了農業向產業化發展。全鄉有農、牧、林、果科技示范點5個,推廣科技成果5項,年均增收30萬元以上,年培訓農民1600人(次)。五是遍地開花,見縫插針,引導農民利用一切庭院地角種菜種花,美化了環境,保證了食用,增加了收入。六是利用連五僅有的技術條件,扶建了10家私營企業,年增產值60萬元,利稅15萬元,轉移勞動力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