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后坪村委會[622923206201]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三灣村委會[622923206202]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中塔村委會[622923206203]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崖頭村委會[622923206204]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慶豐村委會[622923206205]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大山坪村委會[622923206206]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大灣峴村委會[622923206207]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陰山村委會[622923206208]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魁山村委會[622923206209]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段嶺村委會[622923206210]
- 甘肅省永靖縣新寺鄉王年溝村委會[622923206211]
長途區號:0930 | 郵政編碼:731100 | |
車牌號碼:甘N | 行政代碼:6229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永靖縣 | 行政級別:鄉 |
新寺鄉位于永靖縣西北部干旱山區,東鄰王坪鄉,西與青海省民和縣接壤,南與紅泉、川城兩鄉相連,北靠段嶺,總面積為67平方公里,是一個回漢雜居的民族鄉。全村共有6個行政村,55個社,1002戶,農業總入口4941人,總耕地面積為19153畝,人均3.88畝。近幾年,由于教育的發展,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全鄉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截止2002年底,糧食總產量達2050噸,人均占有糧412公斤,全鄉工農業產值達345.5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占225.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120萬元。〉目前,全鄉個體工商戶、個體運輸戶、農產品及飲食加工戶、養殖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外輸勞務也不斷增加,使全鄉群眾生活又上一新臺階。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鄉搶抓機遇,對種植結構進行了大調整,進行\\\\兩壓兩擴\\\\,擴大了洋芋和種草面積,使洋芋成為全鄉農業的支柱產業,年種植洋芋7000多畝,人均達1.5畝,年產量達1萬多噸。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全鄉種植地膜3000多畝,全力實施“白色豐產革命”,加大退耕還林〈草〉步伐,走旱地種植苜蓿、溫棚養畜的致富路子。全鄉種植茵苜蓿1000畝,溫棚養畜戶達760戶。(其中大牲畜存欄2237頭,小牲畜存欄4574只,豬有欄836頭。)占全鄉農戶的75%,規模養殖戶達30多戶。最后,紅柳已成為新寺獨特的一道風景線,全鄉種植紅柳面積達5000多畝。紅柳是綠化荒山好苗木,是制造各種壓縮板,手工制品的好原料。每年銷往全省和青海省各地,銷售量達2500噸。目前,全鄉宗教和順、民族團結、政治穩定、社會安寧,使全鄉的兩個文明建設和社會經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保持水地流失,大搞生態環境建設,加大了退耕還林(還草)力度,我鄉以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的原則,把草業做為我鄉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來發展。開挖小流域治理2500畝,造林2500畝,退耕還林500畝,發展經濟林500畝。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想盡快富,先得有發展的新思路,新寺鄉近幾年由于干旱成災,為了解決群眾吃水困難的問題,全鄉大面積實施121、122雨水集流工程建設,使戶均開挖水窖3眼,配套水場2處,基本解決了群眾吃水難的問題,2002年,又在全鄉大搞人飲工程,并建立了一個大的蓄水池,使全鄉的吃水問題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