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2-5-29
上海盛臨浦東國際空港物流加工綜合基地(以下簡稱物流基地),毗鄰浦東國際機場,占地500余畝,建造保稅倉庫和普通倉庫17萬平方米,高標準工業廠房13萬平方米以及4萬平方米研發辦公用房,于2007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屆時,將為繪就上海 “國際重要物流樞紐和亞太物流中心之一”的輝煌藍圖,添上濃重而絢麗的一筆。
上海盛臨浦東國際空港物流加工綜合基地項目經上海外經貿委、上海浦東新區政府批準,由上海盛臨置業有限公司憑借豐富的國際物流運營經驗,向國內外引入先進國際理念和開發流程,精心規劃設計,不惜重金打造的品牌項目。項目注冊資本2,000萬美元,總投資25,000萬美元。
物流基地毗鄰浦東國際機場,距候機樓僅5分鐘車程,園區緊臨機場貨運大道,貨物可及時轉往浦東國際機場,位于浦東國際機場臨空物流產業區的中心位置。基地北部靠外高橋,南部接臨港新城、大小洋山港,西臨張江高科技園區、金橋加工出口區,處于上海進出口貿易前沿陣地的中心位置,而上海又處在整個長三角地區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這就更突顯了物流基地的地理優勢。
處在上海交通大動脈A1和A30的交接處,使得四面八方的車輛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園區。從A1高速可進入上海各工業園區以及江蘇昆山,蘇州等工業區。順A30上行可通外高橋,長江隧道、崇明、江蘇省南部地區,下行至東海大橋也僅需30分鐘的路程,可以方便地進入洋山港區,更可以直通浙江省,距離約80公里,多聯式的運輸措施可使貨物迅速向中國及全球發送。
園區內注冊企業除享受浦東新區企業所得稅15%(對比于市區33%),且川沙新鎮將其地稅所得部分的30%-50%給于返回區內企業(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解釋權歸浦東新區及川沙新鎮人民政府)。
上海的經濟已連續1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5年上海市GDP達9143.95億元。上海全年服務貿易額達到385億美元。
2005年,上海空港客流量達4,139.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220.5萬噸,已經達到亞洲其它樞紐港的水平,進入世界前十。“十一五”時期是上海加大推進建設“航運中心”的關鍵時期,根據上海市規劃,至“十一五”末,上海口岸進出口總額將達到5,500億美元以上,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400萬標準箱,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8,000萬人次以上,同時貨郵吞吐量將達到500萬噸,均在2005年基礎上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