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0-2-12 10:17
?全國上下,一場針對疫情的戰斗,正進入到關鍵階段。
對創業家來說,他們還身處另一個戰場,疫情引發的停工、停業,帶來了巨大挑戰。
丘吉爾說:“樂觀的人在每個危機里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里看見危機。”這段時間,既是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大考驗,又是沉心靜氣修煉內功的關鍵時刻。
面對疫情帶來的種種問題,創業者應該如何對抗焦慮?遠程辦公階段如何調整組織模式?怎樣保持靈活敏捷?管理者如何提升團隊士氣?
騰訊集團高級管理顧問、青騰大學教務長楊國安教授特意撰文,為創業家提出十點參考建議,邀請企業家與團隊在忙亂壓力中不要迷失業務和團隊發展重點,短期求存中思考長期轉型升級,謹慎悲觀中看到契機,平衡投資者、管理團隊和員工的利益。結合自己行業和企業特點,聚焦重點,凝聚人心,同舟共濟,傳遞面向未來的勇氣。
騰訊集團高級管理顧問、青騰大學教務長楊國安
“道阻且長,但我們終將到達。”
CEO心態:極度謹慎中的積極進取
1、 做最壞打算,確保企業活下來
情景模擬,嚴峻的疫情假如持續1個月、2個月、3個月甚至6個月,對企業的營收、利潤、和現金流的影響多大?供應鏈受到多大沖擊?如何彌補本來業務的損失?如何降低固定成本?如何開拓新的用戶或者收入?如何確保足夠現金渡過最艱難時刻?
2、準備抓住危機過后的機遇
疫情過后需求會改變或者反彈嗎?會否有新的業態或產品需求出現?如何加速轉型,擁抱數字科技和自動化帶來的紅利(如自動化生產、遠距分散式工作、線上線下的產品和渠道、協作溝通方式)?危機后會否有機會補回本來喪失的訂單或者出現報復性需求?如何做好危機后的所需準備?
3、關注獲取優質資產的機會
包括現金流出現困難的企業、失去工作的優秀人才、或者投資機會?在非典期間或者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我都看到出現不少企業或個人投資的契機。
組織管理:加快“數字化的分散式”管理
4、培養遠程辦公的新習慣
在短期的疫情中,遠程辦公估計需要維持一段時間,企業借此機會加快分散式管理,通過協作辦公軟件和工具(如會議系統、共享文檔、工作群)強化內外溝通,在保障員工的健康同時,推進企業業務和工作的開展。企業需要擺脫中國人見面才能辦事的慣性思維。
5、建立分散式的管理模式
對中長期來說,去中心化和自我驅動的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創意型和知識密集型行業趨勢,因為優秀工作者在哪里,我們辦公場所就在那里,再通過協同辦公工具和數字化技術進行跨辦公地點、跨城市、甚至跨國家團隊的信息同步和工作協作。遠距辦公和分散式管理在硅谷高科技企業過去20年已經很流行了。
6、升級更敏捷的組織能力
分散式管理的有效運作,需要配備幾個關鍵成功因素:自我驅動的員工、成人文化(對員工信任但又問責的文化)、高度透明的信息系統(包括OKR、項目進度、數據、工作狀態)、靈活敏捷的項目團隊+強大平臺支持。換句話來說,比較像奈飛的 “Context, not control; People, not process”(依照情景管理,而非強力控制;注重以人為本,而非硬性流程)的高效組織管理。
7、改變領導者角色,從管控到賦能
團隊領導者的角色是定方向(聚焦和分解團隊的短中期目標和任務),回顧團隊階段性進度(通過線上或線下數據),輔導個別下屬在工作中的疑惑。因為工作場景分散,領導者需要更多授權和信任下屬,明確奮斗目標和進度回顧很重要,避免大家迷失和松懈。
文化與士氣:共渡難關的文化
8、危機是檢驗文化的真正時候,不要一時之急,破壞長期信任
一家企業的文化什么時候看得最清楚,就是企業面對困難的時候! 企業這個時候如何對待員工,員工會記得一清二楚的。這個時候需要對員工更多的關懷和支持,同時通過彼此溝通和信息共享,減少不確定性,相互諒解,一起共渡難關。
9、企業領導者走出陰霾,才能發揮正向影響力
領導者需要自己先看到危機中的“危機”和“機遇”,從焦慮中走出來,不能每天被動應對不同危機,從僥幸心理中走出來,不能只祈求疫情好轉或政府補助。領導者自己先想透,才能給團隊指明方向,激勵員工積極面對挑戰和掌握機遇。另外,企業也要借此機會練內功,減少不必要浪費和開支,簡化層級和業務流程。
10、盡己所能,參與“戰疫”
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企業積極參與抗擊疫情的社會公益活動,實踐良好公民義務,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