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0-3-9 9:40
編者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直在持續,不少企業、務工人員的返崗復工路仍然面臨“重重困難”,但依然有很多人毫無怨言,毫不猶豫地在第一時間回到了工作崗位。“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疫情之山再高,戰“疫”者都能將它越過;復工之路再長,奮進者都能將它走完。只要那股勁頭始終在,我們一定會盡早迎來全面的勝利。
1月29日(正月初五),離初八越來越近了,蔣建發的心早就飛到了170公里之外——那是他上班的地方,初八是公司年前通知的節后返崗時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很多地方的火車、大巴都停運了,沒有私家車也不會開車的蔣謝發,發現自己被“困”在了家里,他一天比一天著急......
“要靠雙腳,走回公司去!”
今年62歲的蔣謝發是圓通速遞江蘇南京棲霞馬群網點的一名卸車員。過年前,網點業務主管告訴他,正月初八是公司開工的日子。從離開公司的那一刻,蔣謝發就在心里默默地記住了這個日子,想著要趕在初八前回來。他沒有手機,家里也沒有安裝電話,記不住的話,也沒辦法了。
蔣謝發的老家在浙江湖州農村,家里比較困難。村里像他一般年紀的老人基本都不出來干活了,他卻還要為生計外出打工。離返崗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就在29日早上,老人下了一個決定——從老家走回南京的公司去。
“我當時心里就在想,這份工作我已經干了兩年多了,一個月能拿到近5000元的收入。我很珍惜,它讓我的日子有了更多的盼頭。無論如何,我得回去上班,”蔣建發說。
可當他說出“走回去”的這個決定時,家人們都覺得他“瘋掉了”,極力勸阻:
“晚幾天去不行嗎?這么遠的路程啊!”
“對啊!現在又是疫情,說不定你們公司已經通知延期復工了,您沒有手機,所以沒辦法第一時間通知到您。”
“不管怎樣,公司肯定會理解的。您年紀這么大了,路上有個好歹咋辦啊?”
......
——“走之前,公司就明確說了要初八到崗,我當時已經答應了,就要做到。”
蔣謝發絲毫沒有動搖他的決定,反而寬慰家人說:“你們放心,我身體還好著呢,今年冬天連個感冒都沒得過,沒問題的!” 沒辦法事先查好需要走多久的路,蔣謝發只靠著經驗給自己準備了一些路上吃的干糧。
29日下午4點多,他出發了。剛一離開家的時候,蔣謝發步子邁得很大,他回憶說,他當時還挺興奮的,意氣風發的感覺,甚至是一路小跑走完最初的一段路的。
天漸漸暗了下來,蔣謝發的步子也慢了下來。 天黑之前,他得想辦法找到過夜的地方。住賓館,他是萬萬舍不得的,而且因為疫情的關系,路上到處都是關門閉戶的。最終,路邊小飯店旁的一個簡易塑料棚,引起了他的注意——“雖然簡陋,但棚是完好的,這就足夠啦!”
就在這個簡陋的塑料棚里,蔣謝發蹲在角落瞇了四個小時,算是度過了一夜。
已經走了兩天兩夜的蔣謝發,到崗了!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蔣謝發說他雖然讀書不多,但也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我沒有‘移山’那么大的本事,也沒有山神會來幫我,我只能靠自己的雙腳了。” 一路上,蔣謝發不停地鼓勵自己,往前邁一步,離目的地就近一步。
31日,正月初七,下午5點多,南京棲霞馬群圓通網點比往年這個時候安靜不少,公司到崗的員工并不多,但此時,已經走了兩天兩夜的蔣謝發,到崗了。
“啊!老蔣,你回來了?”網點業務主管看到一身灰頭土臉的蔣謝發,顯得有些驚訝,“現在的情況,是可以晚幾天再來的,我們還在想辦法看看怎么能通知到你,沒想到你就已經回來了。”
“我一直記著是初八到崗,不能說話不算數的,我走路回來的,”蔣謝發拖著沉重的雙腿一邊往里走一邊回答。業務主管一臉的不可思議,快步上前攙扶住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么好,“這太讓人感動了!真不容易啊!”
蔣謝發笑了笑,雖然雙腳生疼,但他還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沒事的”。晚上脫了鞋才看到,雙腳都起滿了泡。
公司同事后來一查,告訴老蔣,他靠雙腿走過來的這段路,總共有170公里。
“別人我可能沒辦法相信,但你說老蔣,我覺得他真能干出這事來”蔣謝發的同事潘輝說,“他真的挺能吃苦的。”
2月1日,正月初八一大早,老蔣回到了網點的卸車場,準時開始了新年第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