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園崛起需苦練內功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12-22 9:3
看好電商時代帶來的機遇,近年來物流業成為投資風口,涉足快遞公司及物流園開發經營公司的數量達到新高。這導致的后果是,物流業正以“攤大餅”的模式逐利:快遞業務量暴漲,但運行效率并不高;物流園越建越多,但都趨于粗放低端。
不過,一直以來粗放發展的物流業也在謀變:物流園作為電商業的“最后一公里”,亟須改變“低下粗”的發展模式,同時要在“軟件”服務上下工夫,這或許就是吸引電商企業青睞的要素之一。
興建峰值遠未觸頂
物流園的迅猛“崛起”,有著時代的印記。
在“互聯網+”大潮的背景下,物流園正日漸成為區域電子商務服務的樞紐和載體。特別是近幾年電商產業迅猛發展,承擔電商能否成功的近一半“重擔”就落在了物流層面上。也正因為如此,物流業的優勢也就得以凸顯出來。
以廣州為例。據了解,廣州2014年電商交易額超1.3萬億元。與此同時,2014年廣州市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3.9億件,累計同比增長75.24%,日均快遞業務量約完成380萬件,占全國快遞業務量的10%,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
如此大的市場容量也造就了產業的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本地物流企業多達5000多家,因此廣州現代服務業的“三駕馬車”中又多了一個現代物流業。
而作為電商“中轉站”的物流園,也已遍地開花。2012年開建時即定位為電商物流產業園的狀元谷,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吸引到亞馬遜、京東、蘇寧、酒仙網等國內外知名龍頭電商企業進駐。
市場的火熱也衍生出了物流園熱潮延伸到全國各地的現狀:上海市的“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計劃、杭州的“電子商務之都”定位、廣東省的電子商務產業集群等,更多的物流園區正在或已經上馬。
“電商業發展迅猛,這是物流產業壯大的根本。以前物流可能做大宗商品或者跟制造業合作得更多,但電商企業多起來之后,服務于電商的物流變得更加流行。”山東魯南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電子商務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且符合國家戰略,物流園的興建峰值還沒有達到最高,空間還有很大。
粗放式發展存隱憂
電商帶來的時代機遇,使涉足快遞公司及物流園開發經營的公司頓時多如過江之鯽。導致的后果是,暴漲的快遞業務卻沒有讓物流公司“大富大貴”,瘋狂上馬的物流園卻依然重復著粗放、低端。
由于功能的單一以及思路的不清晰,很多物流園最終淪為空架子,甚至演變成圈地運動!澳壳半娚坍a業園真正運營成功的不多,存在一定比例的電商產業園用來投機做房地產開發。至少有半數以上的電商產業園都運營困難,維持乏力;不少物流園難以持續招商,空倉率很高,更別說吸引‘高大上’的電商大腕!鄙鲜錾綎|魯南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道。
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也曾表示,國內極度缺乏高端、專業的物流園區,低端的物流園卻過剩。這或許是為什么像唯品會等電商企業近年來紛紛自建物流園。
事實上,高端物流園是一個“砸錢”的項目。以廣州狀元谷為例,資料顯示,能與亞馬遜的合作合同長達“7+5”年,就是園區剛開始建設時滿足了亞馬遜提出的138項建設要求,完全是按照國際一流物流園的標準來建的,因此相比普通的物流園,其成本高出至少30%。
除此之外,隨著社會對環境訴求的不斷提高,構建綠色節能的物流園也成了新趨勢。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今年在全國兩會期間提案,呼吁推動物流產業綠色發展,構建低環境負荷的物流系:通過政策支持鼓勵物流企業采用低能耗、低排放運輸工具和節能型綠色倉儲設施,降低物流業的總體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
優化從“軟”服務開始
做好物流園基礎設施的“硬”投入并非難事,但要吸引電商“進園筑巢”,還得在“軟” 服務上下工夫。
有業內人士表示,物流園經過多年的發展,個別地區已經實現了車貨的聚集, 但是經營水平仍然粗放。中物聯今年7月份發布的第四次《全國物流園區(基地)調查報告》也顯示,物業租賃和倉儲保管收入仍然是大部分物流園區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珠三角地區,產業園和物流園分工明確,產業園以研發為主,物流僅作為配套。而在一些個別地區,物流園則僅為電商的倉儲需求服務,無法提供多元的增值服務,這一模式與長三角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有專家表示,如何吸引有實力、高眼界的電商企業入駐,如何用信息化整合園區資源、通過園區互聯互通獲得更高的營利,就得從豐富物流園的服務功能開始:用信息化整合園區資源,進而實現園區互聯互通,構建高效的物流園區協同運輸體系,是當前園區最想做的事情。
“未來物流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供應鏈能力,是否能夠提供咨詢服務,為生產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優化路徑。唯有信息化才是打造和形成這樣的核心競爭力!睏罱▏f。
除此之外,提升“軟服務”應在多個層面上。例如近年來火熱的跨境電商,能否順利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就成了電商企業選擇物流園的一個重要條件。據悉,有些物流園實現了海關、檢驗檢疫“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跨境電商的BC業務得以順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