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子報 發布時間:2021-12-17 9:40
11月6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和《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從財政、金融、創新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及正面清單,以幫助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同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對中小企業的助企目標及紓困力度。至此,“1+2”長短政策“組合拳”形成,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成為當前重中之重。
政策出臺的背景
從市場地位來看,中小企業是市場良性發展的晴雨表。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促增長、保就業、提升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業是否健康發展可直接影響市場的好壞。
從發展現狀來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困難重重,急需針對性強、操作性高、效果好的扶持措施。一是宏觀經濟增長乏力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之國外市場開拓受阻,宏觀經濟增長基礎仍不穩固,企業發展內外部環境嚴峻。二是經營成本上升疊加產業脫實向虛,企業投資信心受挫。受商品供需矛盾、成本上漲、突發事件等影響,CPI與PPI持續背離,企業經營壓力不斷上升。三是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弱,疊加人才引進難度大,企業核心競爭力仍有待提高。受自身特性影響,相較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在研發投入、研發成果、研發人才等方面處于弱勢,產業鏈短板和弱項較多,高質量發展難度較大。
政策出臺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意義
從頂層設計入手,完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和《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從創新層面出發,為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道路,提高核心競爭力提供政策扶持;《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著眼于中小企業發展現狀,以幫助企業紓困為切入點,既深化落實了以往政策的實施,也針對企業遇到的新問題提出新舉措。
從實操層面切入,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點和痛點。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類似,《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以清單的模式明確了助力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的具體條款;《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從落實落細財稅扶持政策、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加強創新創業支持、提升數字化發展水平、提升工業設計附加值等11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措施;《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就加大紓困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推進減稅降費、靈活精準運用多種金融政策工具、推動緩解成本上漲壓力等共9個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定。此外,政策對各部門具體分工也做出了詳細的安排,明確責任主體,避免了“九龍治水”的局面。可見,“1+2”長短政策不僅力圖解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各方面困難,還將統籌各部門力量,形成扶持合力,以切實可行的措施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