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2022-4-18 9:31
數字時代的大潮洶涌而至,當每個人的身邊萬物都逐漸開始數字化后,如今連人民幣也已經插上數字化的“翅膀”。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數字人民幣的使用在體驗上和第三方支付并無差異,但是實際上作為國家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的數字化可謂意義非凡。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就表示,“研發數字人民幣是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彼J為,當前,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成為催生發展動能的重要驅動力,經濟社會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客觀上需要更為安全、通用、普惠的新型零售支付基礎設施作為公共產品,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支付需求,并以此提升基礎金融服務水平與效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要發展數字經濟,不僅要將技術創新和發展模式都向數字化的方向靠攏,更要在基礎設施方面打好基礎。特別是在全方位提升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上,還需眾多新技術作為依托,而數字人民幣的誕生則是跟隨技術發展和技術需要的重要產物,從數字經濟的整體發展來看,數字人民幣扮演著數字經濟“新基建”的重要角色。
據了解,早在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發布,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為五大要素。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可將實體資產和虛擬資產整合成為數字資產,再把數字資產無限分割和重新組合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數字產品和服務,推動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和專業化,帶來更大的技術進步和市場規模,此時經由數字人民幣對其量化定價和銷售,產生新消費,將極大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的不斷擴展,數字人民幣與每一個人的生活結合度將會越來越高,當數字人民幣諸如安全性、支付便利性和更低成本等的特點逐漸展現,將進一步帶動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和應用,也將激發行業對數字人民幣從技術開發到業務搭建等方面的布局,讓必將更多的人從數字人民幣中得到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
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