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2-5-26 9:38
說起人工智能(AI),它已無處不在,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自2016年,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地位。近年來,AI應用已經占據互聯網的“半壁江山”,不管是打開淘寶、抖音、還是微信,都能發現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包括智能推薦、搜索、語音轉文字等。此外,人工智能正在從互聯網領域走向全行業,使能千行百業智能升級。
算力已成為新生產力, 驅動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經濟時代,AI算力就如同水和電一樣,將成為一種新型公共資源,讓智能觸手可及……目前在圖像分類、語音識別、閱讀理解、機器翻譯、步態識別等方面,人工智能已經基本接近或超過人類能力。
算力、算法、算據是構筑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從整個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來看,算力其實就是生產力,人均算力水平決定了整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
隨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融合進一步加快,智慧醫療、無人駕駛、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應用場景,背后都需要算力支撐。作為新基建重要領域之一,我國人工智能已進入加速爬坡階段。
國務院印發的《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智能計算中心有序發展,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開發平臺一體化的新型智能基礎設施,提供體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務!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國20多個城市都在基于昇騰AI的技術路線和生態建設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例如深圳的鵬城云腦Ⅱ的1000PELOPS大科學裝置,其他則是政府建設的公共算力,像武漢、西安、重慶、沈陽、成都、大連等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深耕“根技術”,增強人工智能產業韌性
根據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3月,國務院發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
技術要扎到根,根深才能葉茂。某種程度上,人工智能根技術,決定著產業發展的興衰。目前,國外的人工智能產品在市場占有率很高,如果沒有自主的軟硬件平臺的支持,我國人工智能相關應用的開發或將受阻。
縱觀國內,扎實做好底部技術的企業屈指可數,其中,昇騰AI持續深耕“根技術”,以增強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韌性。依托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臺,構建獨立創新的產業生態,目前技術和商業生態已初具規模。同時,昇騰AI還圍繞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伙伴、發展人才四個方面,給予中國AI產業向上的力量。
就如同一盆花,美麗的花朵是繁榮的AI應用,培植這樣應用的土壤就是AI框架,最外面的花盆就是AI的算力,如果要讓繁花始終健康,就需要保證培植的土壤的持續肥沃,要讓應用長在安全可靠的黑土地上。
全場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是華為在2020年對外開源的新一代AI框架,它是業界首個能夠覆蓋端、邊、云全場景的AI框架,其在AI的技術體系中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對下調用底層異構芯片算力,給AI模型提供強大的算力;對上孵化模型,支撐行業的AI應用,可將其類比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
除此之外,“昇思MindSpore也是華為發展AI的重要戰略之一”,昇思MindSpore相關負責人介紹到,昇思積極倡導多芯一生態,南向支持不同芯片廠家適配;北向支持各行業、各算法廠家、各高校及科研機構的模型與應用的開發;橫向還能開放與其他主流框架對接,實現應用自動遷移、開發接口共享、架構體系互通、生態互引流。昇思堅持技術引領,努力打造成全球主流的AI框架,同時促進開源開放,讓AI發展更安全、有保障,讓“AI算法莊稼”長在中國的“黑土地”上。
在昇騰AI的生態使能下,中國的整個人工智能產業乃至數字經濟將成為最直接受益者。(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惠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