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2-9-14 10:24 編輯:方方
假設你是一個大閘蟹的商家,在即將到來的旺季,肯定是既喜又憂,既希望能利用機會打一個銷售的漂亮仗,又擔心物流的瓶頸,影響用戶體驗。
是的,大閘蟹是一個特殊的商品,既要在運輸過程中保活,又要確保用戶對時效性的需求,這一切對物流的倉儲和配送都極具挑戰。
如何解決這個挑戰?最近,在“千行百業共話云原生——探訪順豐科技”的視頻中,有了答案,那就是:數字化。
“云原生”的鑰匙
上面提到的大閘蟹商家所遇到的挑戰,比起順豐來小得多。
順豐這么大規模的線路和車輛,如何進行規劃和運營?每年的618和雙11大促,業務高峰超過平時幾倍甚至幾十倍,如何進行高效的資源保障?數據分散于各個獨立的組織中,彼此共享數據困難,如何打破數據孤島?這些都是看似不能解決的難題。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順豐科技聚焦用科技改變物流體驗,將順豐帶向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
“順豐高速發展的背后,各領域的數據問題成為精細化運營的困境,主要體現在幾大核心業務線跨領域數據共享困難、數據服務時效性不足、數據質量問題、分析口徑不統一和缺乏對數據的深度分析和挖掘。” 順豐科技大數據總監蔡適擇這樣說。
數據是數字時代的石油,也是數字化、智能化的基礎,因此,這樣的數據孤島是順豐實現數字化轉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由此,順豐科技啟動了數據中臺項目,以打通內部數據的使用效率。
這是一個強大的數據中臺。據蔡適擇在全球架構師峰會上透露,順豐科技的數據中臺全景圖“1+1+N+X”體系,其中一個物流數據底盤即基于第四代大數據框架的云原生實時數據湖,產品整體包括:彈性資源層、融合計算層、數據洞察層和安全中心,可以提供更簡單、更安全、更高效的數據湖服務。
可以說,云原生實時數據湖在順豐科技的大數據平臺中扮演了重要作用。順豐科技的云原生實時數據湖充分展現出云原生的核心特性,具有存算分離、實時數倉、湖倉一體三大核心能力。
例如,在順豐科技探訪視頻中,就展現出存算分離的巨大優勢,在面對618和雙11大促業務高峰時,傳統大數據平臺是存算融合,無法進行資源的定向伸縮,會帶來很大的資源浪費,而云原生數據湖的存算分離,從根本上解決了存和算獨立伸縮的問題,業務高峰時可以按需獲取公有云算力等資源,高峰過后,資源就能釋放,資源利用率從平時的50%提升到了80-90%!
順豐科技找到了用云原生破解物流供應鏈難題的鑰匙。
智慧物流供應鏈進化論
現在有了云原生大數據平臺,上面提到的大閘蟹物流難題也迎刃而解了。
在物流配送過程中,順豐科技云原生大數據平臺充分發揮“提前預測、實時規劃”的能力,可以對每個環節中收派件的時間和空間維度精準記錄分析,幫助快遞員建設起精細化、智能化排班,以及實時調度分配的信息管理體系。同時,通過件量預測、分倉管理、路線規劃等數據分析,為配送商品精準匹配物流小哥、運輸車、飛機等,預測判斷哪條線路的運輸效能最優,實現物流領域的全民數字化管理和智慧決策過程。
其中的路徑規劃,體現得更為明顯。上面提到,順豐擁有龐大的干支線線路、車輛,要實現人、車、貨的精準匹配和智能調度,單靠人工規劃極其困難。而基于云原生大數據平臺,加上大數據算法,順豐的車輛調度系統實現路徑規劃和車輛調配的智能化。據順豐科技相關人士透露,這種智能規劃比人工規劃可以提升約10-30%的車輛利用率。
這只是順豐智慧供應鏈的冰山一角,我們不妨化身一個化妝品商家,看看一瓶化妝品從用戶下單到最終收到貨的過程,就能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痛點以及解決過程。
當用戶下單購買一瓶化妝品時,一定希望能有好的購物體驗:盡快收到貨,而且貨的準確性、完整性都足夠好。站在商家的角度,為了實現這一點,就需要進行銷量預測,根據不同區域消費者行為習慣,預測不同區域的銷量,將合適的商品調配到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而且,化妝品很大程度也屬于快消品,商家還需要規劃不同倉庫中的貨品數量,以免商品過期或者跟不上消費需求。而且,商家還需要有好的補貨策略等等。
上面這些行為,對于傳統商家來說都是痛點,因為靠人工規劃不僅僅是效率低,實際上已經行不通了。這時候,順豐的智慧物流供應鏈就有了用武之地,無論是消費者畫像分析,還是機器學習銷量預測,或是智能庫存補貨,以及智能倉庫選址、倉庫之間的庫存調撥策略、線路規劃等,大數據技術都能扮演重要角色。
具體來說,有了智慧物流供應鏈,一瓶化妝品的旅程是這樣的:當你下單前,大數據平臺已經根據區域的消費習慣,洞察到了區域可能購買的行為,提前將化妝品調撥到了你附近的倉庫,當你下單后,配送員會迅速取貨、極速送達,在配送過程中,路線規劃也是智能的,既保證配送時效,又保障綜合配送成本做到最低。
更重要的是,有了大數據平臺,整個物流供應鏈就變成了會思考、能進化的智能生命體,可以不斷生長。據順豐科技相關人士透露,順豐的智慧供應鏈是基于運籌優化技術的應用,在持續不斷的優化。為了更好滿足市場變化和消費者對履約時效的需求,順豐的供應鏈在持續優化中轉場和網點的選址以及班次規劃,優化前置網點布局、運輸時效,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供應鏈物流服務。
后記:云原生的底盤
在調研順豐科技的云原生大數據平臺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云原生所扮演的底盤作用。
順豐,用數據化實現人、車、貨的智能調配,大數據平臺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這時候,“上云”不是指把底盤直接搬到云上,而是要讓底盤云化、對應用透明,即云原生化。信通院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四成用戶已經將云原生用于核心生產業務,順豐就是其中的領跑者。
用蔡適擇的話來說,“我們的技術會升級換代,每次升級,不可能將整個底盤重新刷一遍。云原生化后,可以理解為體系變成了操作系統+軟件的模式,操作系統不用隨著技術升級換代而改變,我們只需要做軟件更新就可以了。”
是的,正是這種云原生的穩固底盤,不僅大幅降低了順豐的IT開發和運維成本,也讓順豐科技可以將精力集中在真正助力核心業務的工作上,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
同樣,順豐科技的案例也體現出云原生的另一個精髓:“一切皆服務”。據了解,在云原生領域,順豐科技和華為云開展了深度的技術合作和聯合創新,推動應用的云原生改造。蔡適擇表示,“華為云面向全行業提出了云原生2.0的理念,為順豐的大數據平臺提供了很貼心的服務,讓我們能夠輕松獲取云原生能力,可以像操作系統一樣,在上面開發出任何自己想要的能力。”換句話說,順豐科技云原生大數據平臺的背后,有著華為云“基礎設施即服務”的助力。
同樣,借助云原生,順豐科技也在加速實現“經驗即服務”,將自己智慧供應鏈的能力和數字化轉型的經驗開放出來,以服務的方式賦能千行百業。
華為云Marketing部長董理斌也表示:云原生技術與大數據的結合,帶來了物流行業的諸多的變化;華為云將秉持一切皆服務的宗旨,與順豐一起,將云上的能力、云上的技術、云上的服務賦能給更多物流企業。
今年6月28日,順豐云原生實時數據湖通過信通院數據平臺建設服務商能力成熟度評估,專家集中評審認為順豐在資源評估、規劃設計、實施方案、實施執行、實施驗證、交付、資源運維、運維管理等能力都合乎企業級大數據服務要求,這是對順豐云原生實時數據湖的權威認可,也是順豐大數據服務市場化過程的里程碑。目前,順豐科技大數據平臺已經在零售、冷鏈、醫療、金融、農業、食品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
據了解,順豐科技可以提供從采購到消費者末端交付的一體化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包括傳統的倉儲管理、運輸管理軟件,以及基于企業經營數據的大數據平臺等。基于這些大數據及數據處理能力,一方面能夠幫助企業建立智慧化經營的底層平臺,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基于物流供應鏈的駕駛艙,能夠在物流供應鏈方面做到一體化的管理、有計劃的管理、可視化管理。
在順豐,云原生不僅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更是掀起了一場生產力革命與公司模式的革命。順豐,以云原生為底盤將智慧供應鏈推進到新高度,跨越了數字鴻溝。同樣,自身也在基于云原生加速成為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底盤,邁入增長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