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華日報 發布時間:2016-10-25 8:51
“一帶一路”進口商品將首次亮相義博會,實現義烏市場進出口貿易雙向互動,將義烏打造成為全球消費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門戶、中國進口商品的集散地和采購中心,真正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
“一帶一路”促進義烏進口貿易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沿線國家將享受到中國發展的紅利。
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于健龍在回答央廣網財經記者提問時稱,貿促會將舉辦針對沿線國家的展覽會,同時鼓勵中國企業搭建進口商品展示平臺和交易平臺。“貿促會還將在政策方面為提供平臺的企業提供支持,在項目審批方面提供便利。”于健龍說,中國國際商會還將積極鼓勵和協助境內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生產并擴大產品進口。
近年來,義烏把發展進口貿易當作推動市場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產業來抓,采取了制定政策、培育主體、搭建平臺、拓展銷售網絡、提升便利化水平等一系列措施,著力推動義烏成為全球日用消費品進入中國的橋頭堡,實現進口出口互動。
本屆義博會上,將首次設立“一帶一路”進口展區,展示來自全球各國的精品,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精品。來自意大利、德國、英國、波蘭、巴基斯坦、格魯吉亞、烏克蘭、泰國、韓國、日本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40余家國際企業,近百個展位,將展示進口家居用品、進口工藝品等。
目前,義烏國際商貿城五區進口商品館經營面積已達10萬平方米,聚集了來自100多個國家的6萬余種商品,是日、韓、歐日用消費品的集散中心,種類包括食品、酒類、服裝鞋帽、日用百貨、家居用品、廚房用品、工藝品等,銷售渠道遍布全國各地并有產品轉口至海外。
展會期間,還有多項配套活動輪番開場。義博會期間,“美國之窗”義烏馬斯卡廷中心將在國際商貿城五區“絲路一號”揭開神秘面紗。“美國之窗”作為中美文化交流合作平臺、貿易平臺、民間外交平臺,以文化和經貿并舉,并側重于經貿交流。中心內部通過展現歷史照片、采訪視頻、城市沙盤模型、美式民居模型、當地品牌產品等多種形式介紹馬斯卡廷市,同時集中展示美國中西部上百個品牌的1000余種單品,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馬斯卡廷文化的同時,感受純正的美國中部生活,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農業科技,以及當地民眾和中國的特殊情誼。
同期,還將舉行義烏市萬國郵局開幕儀式。萬國郵局作為國際商貿城五區市場的信息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務中心,在為游客提供旅游和消費信息的同時,為商家引流、聚集人氣,增加國際文化元素。
在國際商貿城進口商品館內,不少商鋪正在裝修,店里擺放著各種等待陳列的貨物。
義烏市固勝進出口有限公司剛剛開業不久,主營美國和意大利嬰兒輔食、南非產區紅酒等進口商品,成為進口市場大軍中的新成員。公司負責人何鋒明介紹,公司原先經營出口貿易和物流等業務,近年來隨著進口貿易的發展,公司逐步試水進口貿易。在進口商品分銷方面,館內紅酒的代理商已經輻射江蘇、福建、寧波等地,而進口輔食已與京東商城、部分實體店對接。公司對于進口市場的前景十分看好,便主動報名入駐進口商品館。
義烏2015年出口額超過300億美元,占全國出口額的1.5%,物流產業相對發達,各級政府的扶植政策以及“義新歐”等平臺,完善的貿易基礎使得義烏在發展進口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義烏致力于促進市場貿易由出口向進口轉型,積極打造全球日用消費品特別是國外二三線品牌進入國內的“窗口”。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認為,現在各國都在追求開放型經濟,義烏在過去30年里實現了“購買全國、銷售全球”,下一步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義烏完全可以實現“購買全球、銷售全國”,從“出口”一條腿走變成“出口、進口”兩條腿走路。
“義烏兩條腿走路有獨特的優勢。”胡鞍鋼說道,“義烏過去已經擁有了先發優勢,現在還有明顯的開放優勢、商務優勢和電商優勢,完全可以利用這種優勢成為進口貿易的橋頭堡、領頭羊。”
義烏發展進口貿易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中小企業二三線品牌的優質商品急于尋求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而義烏有著30多年積累下來的內貿營銷網絡和四通八達的物流網絡,能把這些日用消費品銷往全國;另一方面,保稅物流中心(B型)、“義新歐”、進口商品館等功能平臺和貿易通道的開辟,發展進口貿易的政策禮包,建進口商品海外倉等,都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2015年義烏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342.2億美元,但其中大部分為出口貿易,其中出口為338.6億美元,進口只有3.6億美元。進口是義烏外貿短腿。義烏希望推動外貿從“以出口為主”向“進出口并重”轉變,由“買全國,賣全球”向“買全球,賣全球”轉變。
為此,義烏市委市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市場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了打造五星級旗艦市場、加快推進品牌連鎖經營、檢測進口出口互促共榮等11方面、36項重點舉措。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和高效便利的國際貿易監管體制,市場成交額6000億元以上,進口商品交易額600億元以上,成為國內中小企業走向世界的主渠道和國外日用消費品進入中國的橋頭堡,世界“小商品之都”基本建成。
打造全國跨境進口電子商務重要基地
7月14日10時30分,經過22天的長途跋涉,統一品牌后的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首次回程義烏,隨班列搭乘的進口奶粉、鋼卷等貨物立即開始在義烏海關辦理通關手續。
與以往所不同的是,這批回程貨物當中,大部分都是跨境進口電商商品,光是從德國進口的奶粉就有28噸之多,其中不乏Aptamil(愛他美)、Nutrilon(牛欄)等多種知名品牌,規模之大、貨值之高,在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的運營當中還屬首次。
我國跨境電商市場供需體現出需求旺盛、供給零散化的特點。業內人士介紹,在面臨全球經濟風口之下,中國消費者的力量一直沒得到釋放。中國消費者能獲得的海外商品有限。對于海外零售商而言,中國市場進入門檻太高,且中國整個零售市場和全球的分銷市場中鏈條太長。
“一個產品從海外源頭到中國消費者手里,要經歷5個到6個不同環節,而且可能跨過上萬公里,這當中帶來了鏈條成本和風險,導致到中國消費者手里的商品價格非常高。”上述業內人士表示。跨境電商行業將隨著消費黏性的進一步增強而進行行業整合。
近年來,跨境電商進口業務發展出許多模式,如代購模式、海淘模式、直郵模式、保稅備貨模式等等。在發展初期,國家本著先發展后規范的初衷,對于進口模式持開放態度,鼓勵積極探索。4月8日,《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正式實施,意味著跨境電商“免稅時代”正式結束。跨境電商的稅收紅利窗口逐漸關閉,對跨境電商進口帶來嚴重沖擊,而O2O有望成為進口跨境行業的新趨勢。
5月13日,義烏市首家也是金華地區首家O2O跨境直購體驗中心在國際商貿城五區進口館開業。“永信辣媽派”跨境O2O體驗中心擁有3800多平方米的營業面積,涵蓋60多個國家生產的優質進口商品,種類達8000多種。負責人王正剛認為,優質進口主體的引進,一線品牌代理商的落地,將進一步擴大進口商品經營戶的集聚效應,吸引全國各地更多的分銷商到義烏進貨。
永信“辣媽派”采用O2O模式,消費者可以來店里體驗,用手機掃一掃所需商品的二維碼就能下單,之后超市的線上客服會從海外倉庫或是保稅區的倉庫發貨,浙滬地區一般三四天可以收到,最遲一周左右。目前到“辣媽派”進店體驗的人數每月有上千人,成功下單500個左右。
因網絡電商的崛起,傳統零售業正經歷一輪前所未有的格局之變。如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對于擁有多個移動設備的年輕一代,線上線下已經沒有邊界。“永信辣媽派”負責人說:“要想吸引這些消費者,傳統零售商必須經歷數字轉型,積極開展線上業務,向消費者提供全渠道服務。傳統零售商必須改變以往的經營模式,零售商必須運營所有可能的分銷平臺,所有的流程也都需要被無縫整合在企業內,包括瀏覽商品、下訂單、購買、支付、交貨以及退貨等,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
從長期來看,跨境電商進口對于豐富國內商品供給、提升居民消費層級有積極作用,但是必須明確,那種以稅收優惠作為主要競爭手段的發展模式將難以為繼,競爭將更多地體現在品牌、質量、服務和效率上。今后,我國政府仍將適度發展跨境電商進口,進行政策創新,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提高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質量。
目前,義烏擁有全國領先的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優勢。2015年義烏電子商務成交總額為1511億元,跨境電商成交總額582億元;2016年1~8月義烏電子商務成交總額為1065億元,同比增長18%,而跨境電商成交總額430億元,同比增長10%。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教授王皓白在義烏演講時表示,跨境電商的進口產業鏈會重構,會存在比出口更多的商業機會。比如說渠道供應鏈的重構、物流的重構、分銷的重構、移動端平臺的重構等等。
商城集團進口商品市場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將繼續加大進口商品市場促繁榮力度,利用現有經營主體的先發效應,吸引世界各地優質經營主體直接或間接落地進口館,進一步豐富和集聚進口商品。此外,“引進來”要與“走出去”同步推進,利用“一進一出”驅動進口市場發展壯大,提升義烏進口商品市場在行業當中的影響力,構建自主的進口商品營銷網絡。積極響應市場“走出去”策略,實行市場“走出去”探索,借助市場內經營主體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義烏進口市場規模、行業等優勢,通過以合營、自營等多種“走出去”方式建立進口商品分銷點,輻射周邊市場,最終建立自主的進口商品營銷網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