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發布時間:2016-11-8 7:51
央廣網廈門10月9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陳朕朕)廈門港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今天正式上線運行,實現集裝箱進出口全程信息實時、便捷、準確交互共享,可使物流企業減少一半以上外勤人員及單證管理員,碼頭閘口作業人員減少2/3以上,每輛箱車通過閘口的平均時間從90秒縮短到26秒,標志著世界第16大集裝箱港的廈門港開啟了“智慧港口”新時代。
據介紹,傳統集裝箱作業流程中多個環節都需要人工對接、紙質交接,手續重復繁瑣,信息不共享,不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不規范、易出錯。由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自主開發建設的廈門港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基于互聯網+、物聯網、云平臺等技術,可以實現設備交接單電子化、無紙化,箱車智能調度、移動辦公,閘口智能化運作,集裝箱動態信息全方位共享等功能,屬于國內首創、國際一流,可大幅提升港口物流業態系統運作效率和水平。
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旭波告訴記者,在各口岸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平臺打通了港務物流各環節的信息壁壘,已于今年1月在廈門港海天碼頭投入試運行,目前已對接物流企業375家,經測算,全年可為這批企業節約人工成本2500萬元。預計明年會基本實現廈門港主要碼頭全覆蓋。“平臺的上線,使得我們整個港口的效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對于提升廈門港的競爭力會有很大幫助。未來我們還會在這個平臺上開發更多功能,持續深入推動‘智慧港口’建設。”許旭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