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遞箱進小區 是歡喜還是擔憂?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7-8 9:19
隨著快遞業的發展,智能快件箱(也稱“蜜蜂箱”)逐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這種旨在解決快遞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的設備,在郵政管理部門和快遞企業的推動下,已出現在全國部分城市的一些小區內,但由于技術條件、使用習慣等原因智能快件箱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并不是很普及。不過,近日記者了解到,在北京舉行的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上,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國家郵政局未來將出臺《智能快件箱投遞服務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智能快件箱設置、使用和管理,促進智能快件箱的普及。
全國:快件箱僅占派送量1% 使用頻率低
國家郵政局在此次峰會上首次發布了《中國智能快件箱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報告對201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前50名的城市進行調查統計發現,截至今年4月,50個城市共安裝智能快件箱31156組,通過智能快件箱共派送快件超過1.13億件,看似數量巨大,但只占各地區或者各城市派件比重的1%左右。
統計還發現,由于在快遞業務量,消費者接受程度、快件箱使用費用以及推廣力度方面存在差異,絕大多數城市快件箱的日均使用頻率的在一次以下。而理想狀況下,快件箱使用頻率應當與快遞員派件次數相當,但實際上,由于收件人取件時間和周期難以控制,快件箱的使用頻率很難與派件次數相同。
廣州:老城區難見智能快件箱
廣東省郵政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事實上,廣州市的智能快件箱的安裝和使用情況確實沒有位居全國前列。“成都、南京這些城市的快件箱推廣比廣州早,普及程度當然高于廣州,目前廣州大部分快件箱主要設置在天河區以及海珠區一帶。”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實地走訪后也發現,荔灣、越秀、白云等老城區幾乎沒有或少有住宅區配有快件箱,一些居住在老城區的街坊也對快件箱并不了解,而天河商圈的寫字樓、小區及海珠區濱江路一帶部分小區內則普遍安裝有快件箱。
對此,廣東郵政管理局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種設備有場地安裝要求,需要在有遮蔽、有電源的地方放置,所以老城區很多住宅目前確實達不到安裝條件,而且很多居住在老城區的老年人對智能快件箱的操作也不熟悉、不習慣使用,加上快遞企業推廣力度不夠,廣州快件箱的確不多;下一步郵政管理部門的任務就是鼓勵和推廣智能快件箱的安裝和使用。
市民:沒法當面驗貨 快件損壞誰負責?
此外,該報告顯示,96%的快件箱使用者認為快件箱方便網購人群收取快件,60%的人認為快件箱能有效保證收件人的人身安全和隱私;但48%的城市中,快件箱無法滿足使用需求。調查顯示,72.7%的快遞員為了更高效地派送快件而使用快件箱;而在不愿意使用快件箱的快遞員中,有63.6%是因為快件箱數量、空間不夠,安裝位置不合理以及推送信息延遲。
可是,這種智能設備依然存在問題。袁先生在珠江新城上班,家住天河公園附近,他告訴記者:“周六日我不在公司,只能讓快遞員周一投遞,可是快遞員不管,也不征詢我的意見,直接投到箱子里。若是普通的小件還好說,若是貴重物品,丟失或損壞了,還說不清楚了啊。”而家住中大附近濱江路某小區的黃小姐則表示:快遞箱確實比較方便,不過由于不當面簽收,無法現場核驗貨物,如果出現快件破損,應該找快遞公司還是快件箱管理方負責?“而且我家樓下快件箱數量不多,容積也小,如果貨物尺寸較大,快件箱放不下,這也是個問題。”黃小姐說。
未來:或將出臺快遞箱管理辦法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在快遞業“最后一公里”峰會上表示,國家郵政局將出臺《智能快件箱投遞服務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智能快件箱設置、使用和管理,促進快件箱普及。
而企業方面,上月月初,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五家快遞物流公司聯合公告,共同投資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豐巢”智能快遞柜,以推廣智能快件箱。
記者還了解到,后期豐巢快遞柜還將開通寄件功能,以滿足消費者對這種智能快件箱功能的更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