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咸寧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7-1-9 8:38
咸寧日報記者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通訊員胡文斌報道: 曾經,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是一道坎,快遞公司只能到鄉鎮,村民寄件或收件要到鄉鎮,費時費力費錢。如今,在赤壁,這成了過去式。
日前,茶庵嶺鎮白石村村民徐秋鳳帶著一箱磚茶,來到村口的超市寄送點,一會兒功夫就將寄給廈門親戚的快遞單填好了。“以前寄點東西或想賣點東西都要到鎮里去,來往很不方便。”徐秋鳳說。
快遞公司能否把線路延伸到村組?去年3月29日,湖北康華智慧物流園正式開園,形成了1個市區配送中心、10個鄉鎮配送站、140個村級配送點的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實現了“線上體驗、線下訂單、終端配送”的物流網絡。
每天早上,15輛中型貨車從物流園出發,將園區內各家快遞公司的貨物裝車,穿插在田間地頭,把貨物送下去,把農副產品收上來。“貨物五花八門,什么都有。這兩只雞是武漢客戶訂的,這三盒土雞蛋是深圳客戶的……”貨車司機萬師傅一邊裝貨,一邊介紹。
去年以來,赤壁以康華物流園為中樞,鄉鎮農村物流綜合服務站為支點,村級物流綜合服務點為終端,構建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全面提升了農村快遞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解決了農村快遞服務“最后一百米”問題。
該市以康華物流園為依托,以縣級農村物流配送中心為中樞,以鎮級農村物流綜合服務站為支點,以村級物流綜合服務點為終端,以物流班車為紐帶,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運營,開展農產品、農資、農村消費品的流通加工和倉儲配送、快件分揀分撥、農產品冷藏及低溫倉儲配送等業務,實現區域農村物流服務網絡與干線物流網絡的有效銜接,最終達到“一點多能、一網共用、功能完善、深度融合”的目標。
為建好農村物流三級配送體系,該市充分發揮交通物流、商務、供銷、郵政等部門優勢,調動康華智慧物流園、郵政、快遞等企業主體積極性,探索跨部門共建共管、跨行業聯營發展機制。
去年4月,赤壁市農村物流三級配送體系建設經驗,被國家交通運輸部作為全國27個農村物流發展典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