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17-6-20 8:17
“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甘肅省電子商務示范縣”……這些頗具分量的命名稱號,是對渭源電子商務產業蓬勃興起,造“富”一方的褒獎和肯定。2016年,渭源電子商務產業實現線上銷售額7200萬元,帶動線下交易1.7億元,增加就業3500多人……一組直觀的數據展示了渭源電子商務產業快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富民惠民的喜人成效。
政府扶持加速升級換代
近年來,渭源縣堅持將電子商務作為繼馬鈴薯種薯、中醫藥、草食畜牧業、生態文化旅游業之后的新興產業強力推動、扶持,先后制定出臺了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規劃》以及《實施方案》等;實施電子商務應用普及、公共服務平臺培育等十大工程,形成了完善的行政推動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同時,出臺《渭源縣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融合發展扶持獎勵政策(試行)》,縣財政每年列支300萬元,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扶持產業發展,著力構建政府引導、市場主體、金融支撐、廣泛參與的發展格局。
“互聯網+”的時代主題與政府的扶持引導,猶如一對隱形的翅膀,助推渭源電商產業展翅騰飛,正在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量變積累,向著由弱到強、產業化發展的華麗蛻變。
“草根”創業拓展農村“瓶頸”
渭源縣通過宣傳引導、獎勵扶持、培訓孵化,鼓勵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有創業意愿的農村青年通過電子商務積極創業。先后籌措培訓資金100多萬元,舉辦各類培訓班20期,培訓人員3600多人次,全縣建成銷售當地土特產的網店547家,其中貧困村建成網店167家,培育出了年銷售100萬元以上的琪祥閣、品正堂、藥之堂等一批優秀網店,使“草根”階層通過從事電子商務創業的夢想變為現實,更多的年輕才俊回到了農村,從事電子商務及上下游配套產業鏈的服務。目前,琪祥閣網店年銷售額達到1100萬元,成為天貓網絡銷售平臺上中藥材類第一;渭水探源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已經孵化成功企業11家,累計開展創業培訓135人次。
當地通過大力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整合社會各類物流資源,加快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研發智能配送平臺,配備500輛農村物流配送車。初步形成了“縣有中心、鄉有門店、村社有點”的倉儲物流體系,打通電商發展“最后一公里”。涌現出了會川鎮西關村、五竹鎮渭河源村、路園鎮勝利村等一批電商扶貧示范村、旅游村、蔬菜村、五谷雜糧村、黨參村。
“電商+”帶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
該縣以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建設為支撐,通過“電商+”模式帶動農村傳統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渭源電商產業走出了一條貧困地區“電商扶貧”的新路子。
探索“電商+貧困村+貧困戶”模式,在143個村建成村級電商公共服務點,解決農產品買賣難、運送難、價格低等問題,2016年實現線上交易額1200多萬元;探索“電商+合作社+企業”模式,鼓勵群眾參加合作社,生產的特色農產品由合作社銷售給加工企業,進行產品研發和深加工,全縣800多個專業合作社中116個開展線上交易,累計實現線上交易額869萬元;探索“電商+金融+創業者”模式,縣財政每年列支300萬元用于獎勵扶持電商產業發展,并從各類貼息貸款中拿出5000萬元用于扶持通過電商創業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并與縣內商業銀行簽約1.2億元商業貸款,解決電商創業者缺乏啟動資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