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息時報 發布時間:2017-7-17 8:22
價高質次、售后不到位、多級分銷等問題,曾一度將社交電商逼入死胡同,朋友圈賣面膜甚至成為社交電商的代名詞。日前,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第16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召開,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秘書長于立娟指出,社交電商和微商的規;l展,其實是長尾效應在電商領域里的展現,經過3年市場“無形之手”的調節,去偽存真,優勝劣汰,從野蠻生長到平臺規范化,社交電商已逐漸告別“朋友圈面膜族”時代。
確保社交電商可持續發展
需要健康有序的平臺背書
2014年,以微商為主的社交電商橫空出世,依靠人與人的社交關系而進行銷售、交易,曾掀起消費熱潮。不過,隨著產品質量問題多發、價格不統一等問題的出現,透支了社交電商的信任度,“朋友圈賣面膜”甚至成為諷刺社交電商的代名詞。在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第16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微商”鼻祖廣東思埠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社交電商是一個自發組織的移動電商衍生市場,在現階段缺少監管體制,也直接導致了不少假貨充斥其間,“社交電商可持續健康的發展需要有力的平臺來背書,將生于草莽的微商帶入正規化的發展之路,移動社交電商的概念便逢時而生,各類社交電商平臺開始出現。”
從野蠻生長到平臺規范化,正如微商興起之初諸多行業觀察員所言,微商需要市場的自我調節才能有序發展。剛剛過去的一年,社交電商表現其實極其搶眼。海爾集團店商、電商、社交微店三店一體融合發展,6·18購物節大獲好評;阿里巴巴也積極對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了社交化創新;甚至豆瓣、陌陌、手機QQ等社交平臺也在紛紛嘗試向社交電商轉型。2016年12月,云集微店宣布完成2.28億元A輪融資,標志著社交電商和微商正邁向正規化、資本化運作,資本市場對于這種新興業態開始逐步認可。
思埠品牌這兩年也有著極大的改變,用零庫存的分享社群模式取代過去的代理模式,突破了傳統微商、電商盲區,目前價格統一,渠道健全,在廣州市花都區政府的支持下成為“互聯網+社交電商孵化基地”,并配合政府將廣州花都培育成移動互聯網全球總部基地。為發揮平臺優勢,整合資源,先后在山東、河南、江西、湖南等地建立了思埠眾創空間創業基地,直接帶動當地就業、創業,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為每個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商業智能平臺,思埠現有經銷商110多萬人。
一位陳姓微商行業觀察員也坦言,移動社交電商首先解決的便是監管問題。在平臺管控之下微商借助平臺的資源,有效地建立一個系統化的營銷體系,優秀的商家將可以在平臺的監管下健康發展,信用缺失的不良商家淘汰出局。在平臺監管之下,回歸到品牌建設和產品質量上來,進一步贏得消費者的品牌信任感。平臺在給產品背書的同時,也在幫消費者對產品進行一次凈化,不良商品因此失去生存的土壤。
微信仍是社交電商主要“出口”
電子商務3.0的新時代將到來
那么,這幾年社交電商的銷售情況如何?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的研究結果表明,未來五年我國分享經濟年均增速或達40%左右,2020年有望達到1.7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據6月28日云集微店聯合易觀智庫發布的《2017年中國移動社交電商大數據白皮書》統計,截至2017年4月,微信以8.23億活躍用戶高居主流移動應用平臺榜首,QQ、淘寶、微博分別以5.56億、3億、1.51億活躍用戶量緊隨其后。在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數據上,微信也以148分鐘遙遙領先,高出QQ將近1小時,高出淘寶則接近2小時。國內移動網購總額近5年來暴增超50倍,從2012年的686億元增至2016年的3.63萬億元,規模占比從5.3%增至73.1%,逐漸取代PC端成網購核心入口。“白皮書”預計,移動網購將在2019年達到6.57萬億元,規模占比達八成以上。
事實上,隨著電商紅利的消失,優質流量早已向“少數派”的大電商平臺集中,傳統電商的增長空間正被逐步壓縮。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傳統電商紅利已釋放貽盡,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傳統電商品牌應及早關注和布局社交電商。
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秘書長于立娟指出,社交電商和微商的規;l展,其實是長尾效應在電商領域里的展現。社交電商和微商由于商業模式和技術發展的先進性,更加適應移動互聯網和網絡社會組織形態的發展趨勢,將引領電子商務3.0的新時代。
新聞鏈接
社交電商和微商行業標準或將出臺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在會上公布,協會聯合創奇社交電商研究中心提交的行業標準《社交電商經營規范》,目前已被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受理并通過,首部國家認可的社交電商和微商行業標準即將出臺,有望為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記者獲悉,今年初,社交電商法律規范征求意見稿公布,標志著首部社交電商行業法規即將誕生;谑烊岁P系的商業變現將重新建立在“真實信任”的基礎上發展,社交電商行業將逐步走向規范化和品牌化,實現社交電商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