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APP與園區 一死一傷還是抱團取暖?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8-12 8:44
近日來,貨運APP與園區這兩方的“對話”有些火熱,雙方到底是什么關系呢?立場不同,答案肯定也不同。作為被爭論一方的園區,它的觀點是什么?今天,小編推薦的這篇文章是林安物流營銷總監張浩的一些思考。讓我們一起看看。
貨運APP與園區 一死一傷還是抱團取暖?
貨運APP能否干掉園區?首先,不管這是不是個偽命題,反正今年以來貨運APP和園區的沖突是不斷的。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表達下自己的觀點:
1、胸懷
首先,不管是貨運APP,還是園區,大家的終極目標是行業標準化、效益最大化、一體化。所以,現在不管是著重于線上,還是線下,大家只是運營的形態不一樣。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因為互聯網的便利,使我們看的更遠,我們更應該學習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在這個時代,任何再小的個體價值都得以呈現,在物流行業里不論大小,我們都應有包容的胸懷。
再一個園區和互聯結合是完美的,一個再大的園區一天進入流量也頂多2萬個,多了承受不了,但貨運app裂變式入口同時有可能有上1十萬上百萬量來,是無限容量的,把這些流量導流到各基地,增值服務等,是很有爆發力的。
所以,最終APP和園區是要融合到一起才是完美的。通過信息流帶動物流,物流帶動商品流,商品流帶動資金流。末來,大家的生態就像中國的陰陽一樣,關鍵是我們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來融合。
2、心態
首先,園區實體精耕細作幾十年,現在無疑還是有絕對優勢的。我相信每個園區都是有實力背景的,支撐的產業至少二個以上。所以,目前做園區的還是舒服區,還不會感到末來有多么痛苦。當然,我們也可以相信APP終歸要走到園區里來的。以前,我們當地主也習慣了,所以我們可以對APP這種燒錢不賺錢的行為質疑。這是一個舒適心態。
另外,因為移動環境的改善,這兩年APP發展的非常快,現在粗估計有三百多個,但沒有一個是很創新的,都還是線下的模式,也沒有好的盈利方法,為了搶入口,拉流量還要燒錢,怎么辦?就要不停的包裝,吸引風投進來,現在5%的APP也融到資金了,這說明風投還是很看好這個市場的。在這個開荒時期,誰當炮灰?誰當霸主?誰也說不定。貨運APP是什么心態呢?你想一個老板做了個項目天天燒錢,還沒有收入來源,他的心態是什么呢?應該是殺人的心都有了吧,所以他們對市場,用戶等敏感度和殺傷力是絕對有的。
所以這是兩個不同的心態,一個是靜觀其變,一個是要么死,要么拼。在這時我覺得雙方都要互相擁抱,學會互相欣賞。
3、定位
在這個貨運APP要拼死的局面,園區應該怎么做?我覺得我們應該找準自身的定位,你還沒有能力整合別人的時候,就先把自已做的有價值,先找準自身優勢。比如你是個停車場,那么可以經營到不收停車費,你就可以賺錢?你是個倉儲,可不可以延伸到同城配貨等?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小而美應該還是生存力很強的,不管互聯網怎么牛,不能生產汽油,不能運貨。我們在這個產業鏈里找到自已的定位,這就是你的價值。
在進化論里,微生物是進化最迅速的物種,大體生物往往絕滅的就在一瞬間。貨運APP應該深入了解物流市場,了解里面的規則,融入到圈子里去,看看哪些是可以打破的,哪些是有邊界的,哪些是單頻的,而不是為了融資,搞人海戰術,拼武力值,去中心化等。
末來,貨運APP的最終走向,是看連接的力度,打通的深度,服務的強度,整合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