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7-25 9:22
7月23日,在北京舉行的“鯤鵬凌云,開啟多元新架構”論壇上,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云業務總裁鄭葉來分享了對“云+5G+AI”時代下多元云服務架構的思考,并重點介紹了華為云的最新進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客戶選擇華為云,2019年6月華為云規模客戶數同比增長33倍。
“自2017年成立Cloud BU至今已有兩年,華為公司將多年的技術積累通過云服務的方式對外提供分享出來,我們在能力積累和市場進展方面取得非常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客戶,尤其是行業領先客戶選擇華為云,我們正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以全棧技術打造業界領先云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鄭葉來表示。
鄭葉來介紹華為云最新進展
選擇不凡,華為云規模客戶數漲33倍
鄭葉來介紹,Cloud BU發展勢頭迅猛,以2019年6月為例,華為對外運營的云服務及軟件單月收入同比2018年6月增長5.5倍,華為云規模客戶數增長了33倍。
在國內多個行業,例如互聯網、點播直播、視頻監控、基因、汽車制造等行業,華為云已實現大突破。從具體數據上看:互聯網Top50企業中,有30家選擇了華為云,如新浪、網易等;點播直播前10企業中,秒拍等6家上了華為云;基因領域 TOP15企業中,超過85%使用華為云,如華大基因、金域醫學、未來組、諾禾致源等;SAP上華為云的客戶超過150家,在全國云服務廠商中居首位。此外,國內十大汽車廠商都在用華為云。
據悉,華為云香港、俄羅斯、泰國、南非、新加坡大區相繼開服。在歐洲,華為給德國電信、法國電信等公有云提供產品和技術支持,為當地用戶提供云服務。截至2019年6月底,華為云已在全球總計23個地理區域開放44個可用區,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云服務。
全棧技術打造業界領先云服務
對于如何構建獨特優勢,打造業界領先的云服務,鄭葉來今天也給出了答案——全棧技術。華為云具備全棧全場景AI、極致性能、安全可靠、開放創新四大核心優勢。他表示,華為云是集公司之力,將華為30年來的技術積累開放出來,融合AI、IoT、5G等創新技術,打造出的業界領先的云服務。
以人工智能為例,華為是國內唯一具備全棧全場景AI的廠商。截至目前,華為云AI面向行業,可提供59種人工智能服務、159項功能。 2019年上半年,華為云EI在人工智能領域獲得多項大賽冠軍及權威大獎。其中,繼2019年5月在斯坦福大學DAWNBench榜單以2分43秒的成績獲得圖像識別訓練世界第一,華為云智能OCR數據化產品攜手華中大奪得國際權威ICDAR2019發票識別競賽世界第一。華為云AI已在城市、制造、物流、互聯網、醫療、園區等10大行業的300+個項目進行落地,例如天津城市智能體、金域醫學、鑫磊能源等項目。
在極致性能方面,華為具備從芯片到服務器到平臺的全棧自主創新能力,軟硬件深度協同使華為云計算性能領先業界15%,實現千萬級網絡轉發。
安全合規方面,華為云的合規認證從2017年的20個、2018年的39個、增加到2019年50個,覆蓋國際通用及區域性的各類認證,華為云在開服所在地的合規認證水平已經處于國際前列。2019年1月,華為云獲得工信部頒發的“ITSS云計算服務能力標準符合性一級證書”,公有云、私有云均獲得一級資質。
此外,華為云還積極贊助和參與各大領先開源組織,分享技術經驗,實現開放創新。目前,華為云是CNCF初創會員、白金會員,Kubernetes社區貢獻亞洲第一,KSCP首批認證廠商。2019年3月,CNCF基金會及技術委員會全體一致同意華為云開源智能邊緣項目KubeEdge加入CNCF社區,成為CNCF在智能邊緣領域的首個正式項目。
未來,華為云將繼續高速發展,以開放架構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云服務和解決方案,更好地滿足客戶不同場景的需求,加速政府、金融、互聯網等產業智能化和移動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