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快遞等業務由政府定價改為市場調節價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6-3 9:13
郵政EMS收費高、時效低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國家郵政局昨天發布通知,將國內特快專遞資費等競爭性包裹寄遞資費,由政府定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并于昨天開始實施。業內人士認為,將有可能使EMS等郵政業務的資費下調。
通知稱,從昨天(1日)開始,將郵政企業國內特快專遞資費、明信片寄遞資費、印刷品寄遞資費和單件重量10公斤以下計泡包裹(每立方分米重量小于167克的包裹)等競爭性包裹寄遞資費,由政府定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郵政企業可以根據市場供求和競爭狀況自主確定資費結構、資費標準和計費方式。
有市民擔心此舉可能會讓快遞趁機漲價。但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的通知內容并不涉及快遞企業。
“國家局的通知很明確,指的是‘郵政企業’,也就是郵局等機構,而如果涉及快遞,該局會稱之為‘快遞企業’。而且,快遞企業一直是市場化價格,并不需要再放開。”業內人士郭先生表示。
郭先生稱,此前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收編”了31省市自治區的郵政公司,當時就有人預測,在公司架構調整后,郵政資費改革將快速跟進。
目前EMS資費價格為全國“一口價”,并無省內省外區分,國內業務起重資費(起重500克及以內)為20元/票,且包裝單和面單均需另收費。該價格按跨省業務分,除了與順豐跨省價格相當外,要遠高于“三通一達”主流的全國包郵價,若對于價格更低的同城業務,EMS更是毫無價格優勢可言。此外,EMS在時效方面也并不占據主動。
業內
EMS降價將是必然
記者上午致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時,相關人士表示,開放定價一事比較“突然”,公司仍在研究中。但在業內看來,由市場定價后EMS降價將是必然。
記者注意到,雖然去年多家快遞公司稱將上調部分資費,但是國家郵政局此前發布的《2014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顯示,自2010年以來,快遞行業平均價格持續走低,2014年行業平均價格為每件14.7元,比上年下降1元。EMS定價的多年堅挺顯然與大趨勢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