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8-30 8:6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2019百度云智峰會,百度副總裁、智能云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現場連線了位于常州市的國內精密零部件制造企業精研科技,精研科技董事長王明喜展示了與百度智能云共同打造的“智能質檢車間”,分享質檢環節智能化后,對制造業的巨大助推力。
(百度云智峰會現場連線精研科技,左邊為傳統人工質檢,右邊為智能質檢車間)
從質檢開始:精研科技的智能化升級
“外觀檢驗一直是中國制造業乃至全球制造業的痛點,實現大規模生產,精準檢測是我們繞不過去的‘坎’”王明喜描述了制造業面臨的一大痛點。精研科技是專業做精密零部件制造的公司,客戶包括了三星、OPPO、VIVO、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對產品的精密度和外觀要求非常高,因此品控質檢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王明喜介紹,傳統的人工檢測操作在中國保守估計每年需要約200萬以上的質檢工人,這是每年千億級規模的人力投入。人工檢測其實就是采用肉眼+放大鏡的方式進行產品檢測,不僅工作強度大,效率也很難適應日益增長的高要求。而且年輕人都不愿意做這樣枯燥的工作,導致企業遭遇勞動力短缺,用工難的問題。
對此,精研科技和百度智能云、微億智造團隊合作,通過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設計出“外觀缺陷視覺檢測設備”,應用于智能質檢車間。這是一條自動化檢測的生產線,高速照相機會拍下傳送帶上的零部件,交由機器進行識別,將有缺陷的零件挑出來。
“這臺機器一小時可以檢測9000個零件。比工人一小時檢測2000個零件的效率要高出許多。” 王明喜表示,智能質檢比人工檢測準確率更高,能同時檢測1個零件的6個面不同位置的33種缺陷。AI質檢的投資回報率是傳統機型的6.5倍,企業降本增效顯著。
百度副總裁、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也表示,百度質檢云一方面提升了制造業檢測效率,降低用工成本,AI質檢幫助人員成本節省90%,占地面積減少80%;另一方面也將產品的質量做了數字化:基于質檢云設備,可以全量實時地獲取每個產品的外觀檢測質量數據,對產品進行及時的質量分析,針對良率異常、缺陷分布異常、缺陷位置異常等在第一時間提供預警信息,產線可以最快調整生產過程,降低產品損失,同時企業也可以根據缺陷成因分析、工藝參數優化能力來改善工藝,提高良品率。
三年磨一“檢” 百度智能云助力制造業智能化轉型
百度智能云與制造業的緣分,還要追溯到2017年的百度云智峰會,彼時百度發布了ABC質檢一體機,首鋼自動化信息對鋼板缺陷分類的準確率達到99.98%,與人工專業檢測結果十分接近。
三年后,百度智能云質檢云平臺已經規模化落地制造業,并升級為2.0版本。據介紹,新版的質檢云平臺進一步降低了使用門檻,用戶可以0代碼進行模型訓練,并支持端云一體模式。模型上到產線后,企業還可以根據產線原材料、工藝變化,自行對模型進行優化迭代,模型更新時間從1天縮短到1分鐘。更加靈活和適應生產環境。
2018年,百度智能云一位研發工程師在近距離接觸過生產線質檢現場后發出感慨:“幾千個質檢工人,很多是略顯稚嫩的年輕女孩,臉上更多流露的是疲憊和辛酸。”他聯合其他百度工程師,一起研發推出了“表面缺陷視覺檢測設備”,可以幫助成千上萬的一線質檢工人,減輕大量高重復性、高頻次的工作,提升效率,解放更多勞動力。
“目前,質檢云已經在多個場景落地,覆蓋了近10余個行業。包括:3C、汽車、鋼鐵、能源、橡膠、紡織等等。” 尹世明曾表示:“AI對生產制造環節的改變,最先發生在中國,而不是在美國。”
落到工業尤其是制造業上,對工人而言,工廠流水線的工作變得更加人性化,操作員要做的只有輕松按幾個按鍵,真正的幫助質檢工人“減負”,同時準確率、漏檢率都能達到很高的要求,把員工從視力、身體上的傷害解脫了出來,這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個體現。對工廠而言,智能質檢能帶來更高的準確率和更快的工作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最終實現降本增效,提高收益,切切實實地享受到了ABC技術帶來的科技紅利。
行業主導,百度智能云借力:打響提升中國制造業競爭力戰役
但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意義,遠不只如此。
制造業屬于第二產業,是國家現代化進程的命脈,同時也是發展尖端技術、高端產業的基礎。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隨著全球化的浪潮,中國的制造業在世界的產業鏈體系中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說無可替代。目前中國的人均制造業產值已經顯著超過發展中國家,與進入了世界經濟20強的發展中國家相比,2015年我國的人均制造業產值是墨西哥的1.46倍,是土耳其的1.3倍,是俄羅斯的2.01倍,是巴西的2.69倍,是印度的9.9倍,是印尼的3.4倍。
但在最近的一兩年,通用汽車、索尼、鈴木、歐姆龍、日東電工、奧林巴斯等國際企業開始關閉在中國的工廠,轉向越南、印度等國家。個中原因,是全球化分工的進一步變動,雖然有整體政治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人口紅利見頂,國際企業開始轉向追求更廉價的勞動力。這就要求,中國的制造業需要將競爭力從成本往技術的方向轉變,尤其是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尖端技術。
另一方面,國家在大力發展核心技術獨立自主,而核心設備的制造,離不開產業鏈的獨立自主,這也對國內的制造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借助ABC技術實現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提高產品質量,滿足產業鏈獨立要求,也是當下制造業的第一要務。
圍繞制造業產業鏈的爭奪,已經是時下大國角力的重要課題。而百度等科技巨頭推動的產業智能化,助力精研科技等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競爭力升級,也為中國制造業提供了一份典型樣本,對于防止產業鏈外流、提升國家影響力、實現核心技術獨立自主,都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