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患者菌群移植優先結腸鏡或鼻腸管行FMT,如無條件可考慮口服膠囊或灌腸行FMT(1A)Meta分析顯示,無論經結腸鏡、鼻腸管,還是口服膠囊行單次或多次FMT,對CDI的療效均明顯優于萬古霉素標準診療,其中口服膠囊的效果不劣于結腸鏡;但因糞菌膠囊研究剛剛起步,缺乏指南與參照標準,且患者一次性需吞食較多膠囊,故不作為優先推薦。鼻腸管法效果稍遜于結腸鏡,但考慮到留置鼻腸管便于反復多次輸注菌液,也有利于同時給予腸內營養支持診療,故作為優先推薦。經肛門保留灌腸行單次FMT效果與萬古霉素標準方案相當;明顯低于結腸鏡FMT,但保留灌腸FMT整體療效并未明顯低于結腸鏡FMT整體療效,預示著重復多次菌液輸注可能提高灌腸FMT的療效。故保留灌腸法在無條件行結腸鏡或鼻腸管時可考慮采用。此時,應重復多次菌液輸注,而不應該只給予單次輸注。菌群移植研究揭示,微生物群落失衡與多種慢性病有關聯。海南腸道菌群移植手術多少錢
菌群移植臨床改善或緩解標準:5.腸易激綜合征(IBS):連續3個月未出現與排糞頻率、排糞形式相關的肚子痛或不適癥狀,且菌群多樣性恢復至供體菌群多樣性50%以上為改善。滿足下列任1條即為顯效:(1)診療開始后連續1周未出現肚子痛或不適;(2)IBS?C患者排硬或塊狀糞便<25%、同時稀或水樣糞便<25%,IBS?D患者排稀或水樣糞便<25%、同時硬或塊狀糞便<25%,IBS?M患者排硬或塊狀糞便<25%、同時稀或水樣糞便<25%(1C)6.自閉癥:診療第12周,自閉癥ABC量表評分<31分、且CGI?I評分1分,菌群多樣性恢復至供體菌群多樣性50%以上為診療顯效。診療第12周自閉癥ABC量表評分<67分、且CGI?I評分1~2分或5個ABC子量表中至少2個較基線有50%或更大的下降,而其他子量表均未出現10%或更大的上升為診療有效(2C)湖南自閉癥做菌群移植效果好不好移植后的菌群需要一定時間在患者腸道內定植和生長,發揮作用。
臨床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糞便菌群可反映疾病嚴重程度,炎癥程度更高的患者Akk菌屬豐度較低、韋榮球菌屬豐度較高。酒精灌胃野生型小鼠可很好降低Akk菌豐度,口服Akk菌可恢復酒精誘導的Akk菌損耗,且Akk菌可改善性改善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肝損傷和中性粒細胞浸潤。Philips等人進行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將FMT與三個對照組(類固醇、營養支持或戊氧基林)改善重度酒精性肝炎進行了比較,但發現90天生存率的主要預后無很好改善(p=0.179)
目前,針對菌群移植(FMT)標準化方法學的建立與臨床應用,初步達成13項標準和方法:(1)FMT診療服務與設施;(2)多學科診療團隊;(3)供體的篩選與管理流程;(4)菌液制備標準操作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5)腸道準備;(6)FMT實施時機;(7)患者入選與排除標準;(8)移植劑量;(9)移植療程和周期;(10)改善標準;(11)聯合用藥;(12)隨訪制度與隨訪平臺的建立;(13)不良反應的處理與預防。本共識依據的循證醫學證據質量和推薦強度按照GRADE推薦評價體系(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進行分級,證據質量分高、中、低和極低共4個級別,推薦強度分強烈推薦和一般性推薦共2個級別健康的微生物群落是身體的重要防線,菌群移植有助于恢復這一防線。
菌群移植臨床診療或緩解標準:1.復發性CDI:診療后8周臨床癥狀持續完全緩解(成型糞便<3次/d)和艱難梭狀芽孢桿菌A和B***陰性,受體菌群多樣性恢復至供體菌群多樣性50%以上(1B)2.慢性Constipati:診療后8周,完全自主排糞次數超過3次/周、腸道菌群多樣性恢復至供體菌群多樣性50%以上為改善;排便次數較診療前改善≥50%,但未達到改善標準者為有效(2C)3.克羅恩病(Crohnsdisease,CD):診療后12周臨床癥狀緩解,且菌群多樣性恢復至供體菌群多樣性50%以上。(1)緩解:CD疾病活動指數(AI)<150分為臨床緩解標準;(2)有效:CDAI下降≥100分(2C)4.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診療后12周臨床癥狀緩解,且菌群多樣性恢復至供體菌群多樣性50%以上:(1)緩解:UC的Mayo評分為0分(臨床癥狀消失,結腸鏡復查見黏膜大致正常或無活動性炎性反應);(2)有效:Mayo評分≤2分,其中內鏡的子項目≤1分(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復查見黏膜輕度炎性反應)(1C)菌群移植過程中,保持菌群的活性與多樣性是關鍵!海南腸道菌群移植手術多少錢
菌群移植前需進行嚴格篩選與匹配,確保移植菌群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海南腸道菌群移植手術多少錢
為了確保菌群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幾點需要注意。嚴格篩選供體:供體是菌群移植的關鍵環節之一。為了確保供體的健康狀況和腸道微生物平衡,需要對供體進行的醫學檢查和腸道微生物檢測。此外,供體和受體的年齡、性別、飲食習慣等因素也需要盡量匹配,以減少不良反應的風險。優化移植技術:菌群移植的過程需要嚴格的無菌操作和技術支持。醫生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和認證,能夠熟練掌握結腸鏡等設備的操作技術。同時,醫院也需要具備相應的無菌操作環境和先進的設備,以確保解決的順利進行和患者的安全。海南腸道菌群移植手術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