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生物代謝產物中,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因子,TMAO受到了廣泛的關注。TMAO是三甲胺的肝臟氧化產物,主要來源于飲食中膽堿和磷脂酰膽堿的細菌代謝。在無菌小鼠和人群研究中,血漿TMAO水平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之間存在正相關。給小鼠喂食富含膽堿和肉堿的飲食后,小鼠的血漿TMAO水平升高、AS斑塊明顯;而飲食缺乏膽堿或肉堿則能使TMAO的產生減少,并減輕AS斑塊。因此,血漿中的TMAO可以作為心血管疾病診斷的有效指標。目前,TMAO被認為是心臟危險因素,TMAO水平增高可能表明心梗、心衰、外周動脈疾病、中風、冠狀動脈疾病等的發生風險增加。服用廣譜后,個體的腸道微菌群會減少,且血漿TMAO水平明顯下降。此外,由于飲食是TMAO的主要來源,建議個人避免過多食用富含肉堿、膽堿和卵磷脂的食物,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腸道菌群檢測的臨床指導意義;河南腸道菌群檢測風險預測
人體腸道內攜帶有1000余種細菌,其數量是人體自身細胞數量的1-10倍,編碼基因的數量超過人體的100倍,因此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基因組”,它們與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根據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將腸道細菌分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在健康的腸道中,腸道菌群、人體、環境組成一個動態平衡的系統。不良生活習慣、不規律飲食、服用anti生素精神壓力、放射診療、手術均會引起菌群失調,導致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加,進而引發多種身體問題。陜西消化道疾病菌群檢測查什么上海沃本--目前腸道菌群檢測的靠譜產品。
據醫學文獻檢索引擎PubMed統計,相較于2007年,2017年以腸道微生物為研究方向的論文數量增加了13倍,研究領域涉及肥胖、糖尿病、cancer、自閉癥等50余種疾病,腸道微生態診療已經成為歐美醫學**為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作為人體營養吸收與物質代謝主要的渠道,腸道內寄生著數量為龐大的微生物菌群,人體內的腸道微生物數量大約100萬億個,超過人體自身細胞總量的10倍以上,足有幾公斤重。另一方面,腸道菌群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宿主的免疫、營養物質合成及藥物代謝等,甚至按照“腸腦軸”的理念,大腦、腸道共同構成的系統以內分泌和神經訊息的形式進行溝通,共同調節了我們的情緒反應、新陳代謝、免疫系統、大腦發育與健康,所以腸道菌群是否健康直接決定了作為宿主的人體健康。
16SrRNA基因測序以細菌16SrRNA基因測序為主,主要是研究樣品中的物種分類、物種豐度系統進化、功能預測以及微生物與環境互作關系等。16SrRNA基因是編碼原核生物核糖體小亞基的基因,長度約為1542bp,其分子大小適中,突變率小,是細菌系統分類學研究中常用和有用的標志。16SrRNA基因序列包括9個可變區和10個保守區,保守區序列反映了物種間的親緣關系,而可變區序列則能體現物種間的差異。16SrDNA是細菌染色體上編碼16SrRNA相對應的DNA序列,16srRNA是由16srDNA轉錄來的,一般擴增檢測和分析的對象都是16srDNA。通過菌群檢測,我們可以提早發現可能導致疾病的微生物變化。
一個人大約有1萬億個人體細胞,而他體內的細菌數量卻可以多達10萬億個。所以某種意義上,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大街上行走的時候,其實“看到”的90%是細菌!而它們大多數又存在于消化系統,尤其是大腸里。這些細菌參與食物消化代謝、幫助我們抵御外敵,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有人把它們稱為“被遺忘的***”。正是因為它對人體健康存在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它成為繼“人體基因組計劃”后的又一項引發世界關注的重大科研課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投入1.5億美元開啟“人體微生物組計劃(HMP)”,歐盟也建立了“人腸道宏基因組計劃(MetaHIT)”,這一項目共有8個國家的13個科研及工業機構參與研究。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微生物會釋放出化學物質來干擾食物的消化,藥物的吸收利用,甚至是疾病的進展過程。中國古人曾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醫術比較高明的醫生并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在疾病出現之前就能夠預防疾病的人,而腸道菌群檢測,就可以讓你提前了解自身健康情況。腸道菌群檢測的方法;山東亞健康人群菌群檢測報告內容
腸道菌群檢測您身邊的健康管理師。河南腸道菌群檢測風險預測
1.特異性地引物設計策略,靶向擴增細菌的16SrRNA基因的V4高可變區。經NGS測序分析之后,能夠獲得更豐富的腸道菌群信息;2.采用Illumina付費數據庫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可部分分類到菌種水平,提供更精細的菌群分類及豐度數據,相對準確地評估菌群分布;3.采樣裝置中有特殊的樣品保存液,樣品可常溫保存28天;4.擁有自動化的報告生成系統,能夠快速產生檢測報告,明顯縮短檢測周期;5.專業的取樣裝置,取樣操作簡單。5.報告內容含有有害菌、有益菌的含量分析。河南腸道菌群檢測風險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