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理角度而言,我們的大腦似乎與腸道關系甚遠。不過,近期的研究強有力地指出,聚集在我們消化道內的大量菌群,為大腦與腸道打開了溝通渠道。腸道菌群已被證實可以作用于宿主的情緒、情感、精神疾病狀態,乃至信息加工過程。但菌群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卻一直難以捉摸。到目前為止,對腸-腦關系的研究大多數研究指出了菌群狀態與大腦活動之間的相關性。而新的發現立足于對菌群參與應激反應的研究,試圖鉆得更深。現在,研究人員專注于恐懼,尤其是恐懼是如何隨時間消退的。他們追蹤了那些體內菌群減少的小鼠的行為變化,發現這些小鼠在細胞連接、大腦活動和基因表達方面都出現了異常。腸道菌群檢測--高通量測序平臺的應用。上海腹瀉菌群檢測報告內容
安徽醫科大學的李寶珠團隊Rheumatology上發表的一篇系統性綜述,納入26項研究的結果,總結了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的口腔菌群與腸道菌群的組成及多樣性的變化。①總結26項研究的結果,分析RA患者的口腔菌群與腸道菌群變化;②3項以上的研究報道,與對照相比,早發性RA/RA患者的腸道菌群中的糞桿菌屬減少,而口腔菌群中的普氏菌屬增加,鏈球菌屬及嗜血桿菌屬減少;③另外,部分普氏菌屬中的物種(包括P.histicola及P.oulorum)在RA患者的口腔菌群中有增加趨勢;④RA患者的口腔菌群α-多樣性增加或不變,而腸道菌群α-多樣性降低或不變山東神經類疾病菌群檢測查什么如何確定腸道菌群失調?
細菌密度在空腸為104,回腸末端為107,至結腸增至1012,估計糞便重量的60%為細菌。人體大部分的生理功能是人體與正常微生物群共同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共生生活的結果,腸道微生物菌群在人體內發揮的各種生理作用,人體代謝所需要的酶類有35%以上是由正常微生物群合成的,對宿主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微生態學的發展,人們發現腸道菌群特別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糞腸球菌可以促進膽固醇的排泄,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腸道菌群對膽汁酸以及膽固醇的代謝與吸收直接影響著血膽固醇的水平,而膽固醇水平的高低又是影響CACV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腸道菌群與CACV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
腸道炎癥與脊柱關節炎(SpA)存在密切關系,提示這種疾病中潛在的腸道-關節軸的炎癥關聯。NatureReviewsRheumatology近期發表的綜述文章,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回顧了相關的流行病學、臨床、免疫和菌群因素,并討論了目前的知識缺口,以及對于治療方法研究的意義。①歐洲大多數脊柱關節炎(SpA)患者患有亞臨床腸道炎癥,少數患有并發性炎癥性腸病(IBD);②許多強直性脊柱炎(AS)的遺傳危險因素與IBD是相同的,且其中一些AS危險因素聚集在重要的腸道免疫通路中;③3型免疫細胞因子(如IL-17)在腸道和關節中很重要,但它們的作用可能具有組織特異性;④SpA發生腸道菌群異常,但與免疫變化的因果性尚不清楚;⑤SpA療法的失敗率很高,這種失敗是否與潛在的腸道炎癥有關尚不清楚。腸道菌群檢測:對抗神經類疾病新武器。
近日,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在第11屆醫療創新峰會上宣布了2017年**醫療創新的榜單,腸道菌群檢測位列榜單**。近10年來,比較大的科學發現是:我們的微生物會釋放出化學物質來干擾食物的消化,藥物的吸收利用,甚至是疾病的進展過程。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物學家BonnieBassler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人大約有1萬億個人體細胞,而他體內的細菌數量卻可以多達10萬億個。所以某種意義上,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大街上走的時候,我們“看到”的90%是細菌!如何評價腸道菌群檢測的差異性?江蘇自閉癥患者菌群檢測組成
腸道菌群檢測-評估您健康的新型選擇!上海腹瀉菌群檢測報告內容
腸道菌群的檢測非常重要,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腸道微生物究竟是什么?腸道微生物組(GM)是指人類胃腸道內存在的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組成,包括噬菌體,病毒,細菌,原生生物,蠕蟲和zhenjun。據不完整的審核,這些微生物的種類非常多,有2,000種不同的細菌菌株或物種。腸道微生物的數量約為100萬億,這些微生物編碼超過300萬個基因,產生數千種代謝物,共同調節人類宿主的許多功能,比如營養代謝、異生物質和藥物代謝、維持腸道粘膜屏障的結構完整性、免疫調節和抵御病原體等等,可以說功能非常強大~ 上海腹瀉菌群檢測報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