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雙組份環氧云鐵中間漆以水性環氧樹脂-聚酰胺為基料,云母氧化鐵(含量≥35%)為中心填料。其中心價值在于物理屏蔽強化與體系過渡:片狀云鐵定向層疊形成迷宮式阻隔層,水汽滲透率≤5g/m2·d,耐鹽霧>2500小時;同時填補富鋅底漆孔隙并封閉鋅鹽,為面漆提供平整基面(打磨性優)。漆膜層間附著力≥5MPa(拉開法),機械性能均衡(硬度≥H,抗沖擊40kg·cm)。水性配方VOC≤70g/L,無溶劑風險,表干≤1小時,實干≤24小時,單道厚涂150μm不流掛。大范圍用于船舶、風電塔筒等嚴苛場景,作為連接底漆與面漆的關鍵屏障,延長配套體系壽命至15年。
施工條件苛刻溫濕度敏感:較好施工條件為溫度20-25℃、濕度60%-70%,需恒溫恒濕車間,否則易出現流掛、氣泡等問題。干燥速度慢:水性漆干燥時間較溶劑型漆長,需配套紅外線加熱或熱風循環設備加速固化。設備要求高防腐涂裝線:噴漆室、烘干室需采用不銹鋼或防腐涂層材料,避免水性漆腐蝕。噴槍:需使用HVLP(高流量低壓力)噴槍,確保霧化效果。初期成本高設備改造費用:傳統涂裝線升級為水性漆涂裝線需投入約200-500萬元/條。漆料價格:水性漆單價較溶劑型漆高15%-30%,但用量可減少10%-20%。云南水性酚醛改性環氧樹脂耐溫導靜電面漆 各色與傳統油漆相比,水性漆更易于清洗。
水性雙組份環氧鐵紅底漆以水性環氧樹脂-胺固化體系為基料,氧化鐵紅(含量30-40%)為防銹主體。特性聚焦經濟性與基礎防護平衡:鐵紅顆粒形成物理屏蔽層,阻隔水氧滲透,耐鹽霧>600小時(ISO 12944 C3環境);漆膜附著力1級(劃格法),硬度≥H,耐油性優異(10#機油浸泡30天無溶脹)。水性體系VOC≤100g/L,無火災隱患,施工便捷(表干≤1小時,實干≤24小時),支持5℃低溫濕固化,復涂間隔4-48小時。適用于廠房鋼結構、農用機械、管道支架等輕中度腐蝕場景,成本較富鋅涂料低40%,兼容環氧/聚氨酯面漆。與云鐵中間漆配套可構建8-10年防護體系。
安全與防護個人防護:施工人員需佩戴防護口罩、手套、護目鏡,避免涂料接觸皮膚或吸入呼吸道。防火防爆:水性漆雖低 VOC,但仍需遠離火源,施工區域需通風良好,禁止吸煙和明火。廢棄物處理:廢漆、溶劑、抹布等需分類收集,交由專業環保機構處理,禁止隨意傾倒。4. 特殊情況處理低溫施工:可選用冬季水性漆,或適當提高環境溫度(如用暖風機),延長干燥時間。舊集裝箱翻新:若舊涂層為溶劑型油漆,需先確認兼容性,建議噴砂去除舊漆,或做小面積兼容性測試(如在隱蔽處涂覆水性漆,觀察是否咬底)。雨天 / 露水天氣:避免在基材表面有露水或潮濕時施工,需等待表面干燥后再進行。水性漆在太陽能板保護涂層中應用較廣。
水性改性丙烯酸酯硅酸鋰防碳化底漆通過滲透固化與混凝土結合,形成致密屏障,高效阻隔二氧化碳、水汽及氯離子侵蝕,延緩混凝土碳化進程,防止內部鋼筋銹蝕,明顯延長結構耐久性。其水性復合體系兼具優異附著力與透氣性,可填充基面微裂紋,增強基層密實度,同時釋放內部水汽,避免涂層鼓泡剝落。耐堿性突出,適應混凝土高堿環境,長期保持穩定防護性能,并為面漆提供平整界面,提升整體涂層的抗老化性與裝飾效果。廣泛應用于橋梁、隧道、工業建筑等暴露于潮濕或污染環境的混凝土構筑物防護。施工前需確保混凝土基面干燥、潔凈,沒有油污、浮灰及松散物,必要時高壓水沖洗并自然干燥。開罐后充分攪拌,黏度過高可加清水稀釋(加水量≤5%)。采用輥涂、刷涂或噴涂均勻施工,涂布量建議0.15-0.25kg/㎡,避免漏涂或堆積。施工環境溫度宜5-35℃,濕度<85%,避開雨雪大風天氣。單道涂層表干約4-6小時(視溫濕度調整),推薦涂裝兩道,間隔時間≥6小時。工具用后及時清洗,剩余漆料密封保存。禁止與油性涂料混合,確保底漆完全干燥后再進行后續涂裝。水性漆耐候性強,適合戶外家具涂裝。西藏工業水性漆
水性漆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防止墻面開裂。水性改性丙烯酸酯硅酸鋰防碳化面漆 各色經銷商
水性雙組份環氧鐵紅底漆由水性環氧樹脂主劑和胺固化劑交聯,氧化鐵紅(含量30-40%)為防銹顏料。特性突出經濟性與普適防腐:通過惰性鐵紅顏料形成物理屏蔽層,阻隔水汽和氧氣滲透,耐鹽霧>600小時。漆膜附著力強(劃格法1級),硬度≥H,耐油性優異(10#機油浸泡30天無變化)。水性體系環保低毒,VOC≤100g/L,無火災風險。施工適應性廣,表干≤1小時,實干≤24小時,復涂間隔4-48小時,支持5℃低溫固化。適用于輕度至中度腐蝕環境(如廠房鋼結構、農用機械、管道支架),成本低且兼容多種面漆(環氧、聚氨酯)。常與環氧云鐵中間漆配套使用,設計壽命8-10年,是替代溶劑型鐵紅底漆的綠色解決方案。水性改性丙烯酸酯硅酸鋰防碳化面漆 各色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