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增效 物流行業應該怎么做?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5-25 8:17
當前,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物流大國。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約達220萬億元,貨車司機3000萬人,在用車輛1450萬輛,物流崗位吸納的從業人員總數超過3000萬人。但隨著物流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行業存在的諸如效率低、成本高、規模小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推動物流更好更快地發展成了行業關注熱點。
5月6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中國居家生活大件物流領導品牌日日順物流承辦的首屆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在北京正式揭幕。本屆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以“大物流、大智慧、大生態”為主題,吸引了行業內生態各方的積極參與,政府與企業共同探討互聯網時代下,中國物流行業的智慧變革、生態構建以及未來發展。
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指出,當前我國物流業面臨著市場主體小而散,運營環節多而雜,粗放式經營占比大,整體效率不高,創新發展動能不足等多種問題。此外,高成本問題也頗受關注。數據顯示,我國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6.6%,比歐美發達國家高出近一倍。由于信息化水平低,我國物流環節中有很多是無效搬運,如將東西從制造廠商的庫房搬到一級、二級經銷商處,再層層往下,最終才到消費者手中。因此,降低我國的物流成本,必須要減少中間的無效搬運,而這又需要靠信息化來加以解決。
為了降低我國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促進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近段時間以來國家多次出臺指導文件。何黎明強調,去年7月至今,國家出臺的文件中都多次提到物流業,提出要加強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發展多層次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各類物流資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培育發展新動能,這對促進我國物流業提質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成本與效率問題,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海爾集團提出應對之策。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輪值總裁周云杰表示,傳統物流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就必須研究效率和成本問題,否則物流就會只成為一個運輸工具而沒有任何價值。在海爾層面,未來希望通過信息化手段搭建一個資源平臺,也就是物流服務的產品平臺、貨源平臺和方案解決平臺,用物流網、營銷網、服務網做支撐,將供應鏈管理、定制需求、通用需求結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大的智慧物流生態。
總體來看,我國物流業仍然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的嚴峻挑戰。預計行業增速將繼續趨穩放緩,傳統的依靠成本價格競爭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行業進入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的發展新階段。物流業將加快從追求規模速度增長向質量效益增長轉變,從鋪攤子、上項目向整合資源,做優存量轉變,從成本要素驅動向效率提升、創新驅動轉變,推動行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