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農民創電商平臺,讓土、特、新產品走上互聯網;聊城95年小伙玩轉電商,兩個月賣出50萬斤甜瓜等消息不時見諸報端。2015年3月,《聊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為此,聊城市政協委員李廣祥等4人提交了《關于促進我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及建設全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議》。對此,聊城市商務局答復稱,聊城將規劃建設全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
據了解,全市以開發區為核心的電子商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傳統產業電子商務應用逐步深入;以東阿阿膠、高唐金號毛巾、開發區乖寶寵物食品等為代表的全市大中小企業都開展了電子商務;聊百易購、聊城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聊城房產網等本地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迅速。以經濟開發區匯通大廈聊城電子商務產業園、當代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為代表的本地電子商務服務園區快速成長,為傳統產業和電子商務企業提供配套支撐服務。
李廣祥等市政協委員說,聊城電子商務管理的體制機制沒有理順,沒有形成合力。多個管理部門自顧自開展各自領域的工作,沒有實現信息的及時對接和資源的有效利用,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現重復安排、互相推諉的不良現象,使企業疲于應付各種調研、座談和數據申報,且各部門提供的電商數據統計參差不齊。
電子商務應用的氛圍有待優化,缺乏有效數據統計,不能細致監測聊城電商發展的整體情況以及對傳統行業帶動狀況,缺乏對行業發展科學決策的數據支撐;電商服務商和企業需求不能有效對接,并缺少龍頭企業的帶動;公共服務體系搭建不夠完善,更沒有形成與本地優勢產業與電子商務發展的產業集群效應與協同發展機制。
李廣祥等建議,理順工作機制,形成全市電子商務發展合力;啟動建設全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發揮行業協會的帶動作用;搭建全市電子商務企業應用發展大數據;制訂出臺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的財政扶持政策。
市商務局在答復中表示,聊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初顯成效,各縣(市、區)逐步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農村電商發展路子:莘縣“五措并舉”推動農村電商實現新突破;冠縣“一體四翼”打造電商服務體系;東昌府區大力培育“四型”電商;臨清市“三個一”激活農村電商發展引擎。聊城電子商務產業園現已投入運營,共開展各類型電商學習100余場,臨清、冠縣、莘縣也依托京東和阿里巴巴縣級運營中心,引導電子商務產業集聚發展,規劃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各類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迅速,規模以上企業基本都建立了公司網站(網頁)。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和工業企業積極開展電商業務,降低經營成本,拓寬銷售渠道,發展網絡營銷。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依托優勢特色產品在淘寶、天貓、京東、1號店等網購平臺上開設了各類網店。
今后,建設產業集聚高的電子商務園區,培育電子商務重點示范企業,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培育特色鮮明的電子商務網店。推進電子商務與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運營規范的涉農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和具有影響力的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培育一批年交易額1000萬元以上的涉農電商企業,發展一批年交易額100萬以上的涉農網店。借鑒山東省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經驗,搭建一個集行業管理、品牌建設、行業調研、資訊報告、人才服務、金融服務、誠信建設、產業園區、交流活動于一體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為聊城市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