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距離中秋節還不到兩天的光景,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海外進口的“洋月餅”就紛紛宣告售罄,與國內月餅在節日前集體打折促銷形成截然不同的一派景象。
在國內傳統月餅同質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跨境而來的洋月餅即使價格不菲,卻依然借著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的東風成了“一餅難求”的香餑餑。
跨境電商平臺試水“洋月餅”
“第一次海淘××月餅,太好吃了,一般月餅我不喜歡吃,唯獨××月餅太美了??”在一家跨境電商平臺上,一款來自香港的網紅級“流心奶黃”月餅的評論數達到了上千條,食客們好評如潮。如此高人氣的產品上線一周不到,就已宣告售罄,平臺方更是表示,正在緊張補貨中。
記者發現,今年中秋節前2個星期,各大跨境電商平臺都陸續上線一批“洋月餅”,它們大多來自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馬來西亞、新加坡,在當地都可算是響當當的傳統老字號,只是此前并未在大陸市場設立專柜,在消費者中知名度并不算太高。以單盒4-6只的主流月餅禮盒為例,均價在200~300元之間,最高的接近500元,比國內傳統月餅平均售價至少高出1倍。
但讓人意外的是,這些品牌一經上線還是迅速受到追捧。臨近中秋前一周,進口月餅迎來了銷售高峰,像香港的美心流心奶黃、大班的冰皮月餅等都出現了“一餅難求”的情況。
“引入海外品牌月餅,主要是想與國內月餅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海外月餅品牌基本擁有自己的經典產品,比如流心奶黃、冰皮、巧克力等,已經在國外本土市場中形成了受眾基礎,試水的風險較小。”今年是不少跨境電商平臺第一次嘗試引入跨境月餅銷售,網易考拉海購的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為止平臺上的銷量好于預期。截至記者發稿,此前正在銷售的多款跨境月餅品牌已經售罄下架,其中少部分品牌顯示“正在補貨中”。
類似缺貨的情況并不只發生在一家。在天貓國際平臺上,來自港澳的月餅品牌旗艦店內,也同樣出現熱銷品類“提前”售罄的現象。更有品牌旗艦店直接張貼公告表示,“從9月15日開始,月餅生產銷售全部停止。”
誰有貨,誰就勝利
“市場的追捧必然會帶動更多平臺加入銷售鏈中,但知名品牌數量有限,如何能從有限的月餅產量中爭取更多貨源,成為今年中秋銷售季的爭奪焦點。”在業內人士看來,月餅作為應季銷售產品,銷售周期不長,但曝光度集中,無論對于品牌方,還是平臺方,都是一次重要的營銷戰。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不同跨境電商在爭取優質海外月餅品牌的過程中已是暗流涌動。盡管在眾多跨境電商平臺中,天貓國際一直備受主流品牌的“偏愛”,但其他平臺也拿出各自優勢爭奪“洋月餅”。
以熱銷的美心月餅為例,9月13日,中秋節前兩天,在天貓國際上的“美心海外旗艦店”內,流心奶黃、流心巧克力月餅等多款搶手貨均已“下架”,客服人員表示,中秋節前不再進行補貨。
與此同時,網易考拉海購平臺則在“斷貨”后重新“補貨”完畢,上架銷售,銷量甚至超過了天貓國際;而在另一家以買手代購模式主打的洋碼頭跨境電商平臺中,一家名為venjoy的海外專營店的貨源始終十分充足,售價也更加便宜。
在業內人士看來,旗艦店盡管由品牌方直接管理,貨源充足,但考慮到入關手續復雜,運維上的難度會很大,“不少海外月餅品牌會在靠近香港的廣州保稅區倉庫內備貨,但因為通關周期長,關稅成本高等因素,在中秋臨近前,他們難以完成臨時補貨。”反而,一些中小平臺則擁有更多主動性,除了推動快速通關外,還愿意讓利來拉動銷量。
一位海外買手告訴記者,中秋臨近,海關對于月餅入關檢查嚴格,他們都是通過清關公司幫忙流轉到內地,然后再進行銷售,“通過這種模式入關,風險較高,同時貨源穩定性比較難控制,但速度更快。”
“洋月餅的利潤空間不會很大,但目前來看,能確保充足的供貨量就是最關鍵的競爭優勢。”業內人士表示。(來源:《IT時報》;文/章蔚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