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新報 發布時間:2016-12-27 8:14
這兩天,有件事讓不少人百爪撓心:“我的快遞怎么還不到?”
民間流行的猜測是“莫非又是水逆惹的禍?“新報小編告訴你,延誤既非購物節后遺癥,也不是水逆來襲,而是霧霾!
今年下半年最嚴重霧霾造成的不僅是學校停課、高速封閉、航班延誤,就連快遞們也被堵在了路上……
12月16日以來,多達17個省市自治區遭遇大范圍霧霾天氣過程,據菜鳥網絡初步計算,延遲的包裹可能將達到4000至5000萬。粗略統計,全國各地寄往天津的快件與平時相比,約有40%至50%的延誤。
網友都說:我的快遞被霧霾吞了
霧霾來了,朋友圈微博里一片“哀嚎”,除了藍瘦香菇,還有眼巴巴盼著快遞的購物黨們在“捶胸頓足”,物流更新八遍都是這樣的:
有的網友在朋友圈說,物流顯示自己的快遞在石家莊飛了一天一夜還沒有飛出來,下面馬上有人回復自己的快遞已經在莊里飛了兩天。等快遞的累感不愛,送快遞的小哥們,頓覺生意也清淡了不少。
快遞小哥:不是不想送只是沒的送
新報記者從韻達天津分公司薊州分部了解到,平時該站點一天的派送快件量大約幾百件,而昨天一天的派送數量僅為一百多件。“不是不想送快件,而是快件都在路上了,但是過了這兩天,有可能我們比‘雙11’還要忙。”工作人員表示不僅是他們這里,其他快遞公司的站點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而19日影響最大,全天高速公路封閉,天津機場全天計劃的440架次航班,取消了347班。由于貨量不足,天津大部分快遞企業都已減少從天津分撥中心向網點配送快件的班次。20日,高速公路開放時間長一些,但是道路交通仍然受到單雙號限行影響。順豐、申通、京東等快遞公司均表示,派送網點接到的快遞件數明顯減少。
快遞因為天氣問題延誤屬于不可抗力
律師解釋稱,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不能預見和人力所不能抗御的強制力量,如臺風、洪水、地震或戰爭等。一般天氣問題不應屬于不可抗力。霧霾原則上不屬于不可抗力。但卻因霧霾原因造成航班延誤,高速封路等,致使貨物不能準時到達,應屬于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視為不可抗力因素。
若因天氣原因出現損失,不承擔違約責任
按照2012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規定,除了與顧客有特殊約定(如偏遠地區)外,服務時限應滿足以下要求:同城快遞服務時限不超過24小時,國內異地快遞服務時限不超過72小時,若同城快遞超3天、異地快遞超7天不到,算徹底延誤時限,消費者應獲延誤賠償。
律師分析到,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因不可抗力而未能履行合同或引起財物毀損的,不負賠償責任。本次的霧霾天氣,造成航班大面積延誤,高速封路等交通受阻的情況,應參照不可抗力,各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各方自行承擔。
21日后逐步恢復正常
順豐速運一家網點工作人員表示:“由于限號,我們一天的班次比原來少了兩個,對快件中轉有一定影響。“而各大快遞公司也陸續發布了快遞延遲公告,順豐公告稱:即日起至12月21日,進出京津冀地區的快件時效預計在原基礎上延后0.5至2天。而天津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周軍處長表示,“全市快遞運輸將在21日以后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