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發布時間:2018-5-2 9:6
據行業權威數據顯示,2015年貨運行業的同城配送市場規模已達9200億元;2016年全國城配市場規模有10000億。城市配送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預計2020年將超過2萬億元。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城市配送貨源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個區域,而是不規則地在城市中分布。對于企業而言,要解決這些散布在全城的配送需求,傳統的通過大量布局運力來滿足市場需求的物流運營模式已經無法支撐企業在物流效率及運營成本方面的訴求。
傳統同城倉配“倉位更遠”、“配送成本占比上升”、“前端更碎”、“訂單波動”、“前端時效”等痛點正被日益放大。尤其,進入智能化商業時代,消費者對獲得商品的便捷要求越來越高,帶來不可逆轉的趨勢是:前端的整個的網點離消費者越來越近,越來越小,越來越碎。這樣前端的訂單波動越來越大,小店對貨品補充的及時性越來越敏感。
同時,城市配送呈現潮汐需求頻現特征,對配送的彈性化服務提出較高要求。相關企業在為滿足購物節等活動引發的配送潮汐需求而持有運力資源的同時,也面臨著在需求低谷期的資源閑置問題,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因此負擔很高的經營成本。而共享思維則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彈性化滿足潮汐需求的解決方式。
因而,在智能商業時代,同城倉配行業也走到了一個路口,需要用過創新和變革,來讓自己走的更遠。智能商業觀察認為,城配行業面臨的種種問題,需要融入共享思維,并從科技和數據著手,做出大膽的創新。為此,筆者特意走訪了走在行業前端的云媒股份,通過對其旗下智能同城共享倉配系統—云媒云倉儲的調研,得出了以下解決之道:
1、高效倉配交接,提高效率
據數據統計,全國的平均城市物流在倉等待時間是1小時50分鐘,在掃碼下單和智能獲取訂單工具的使用下,倉配交接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據云媒云倉儲負責人介紹,采用智能倉配系統之后,業務效率可以提升2倍以上。
2、線路智能優化,提高運力
面對復雜多樣的貨品和分布在四面八方的收貨點,傳統的人工排線難免捉襟見肘。而基于大數據的智能線路規劃,在同等條件下,可以提高運力200%。
3、業務動態查詢,實時調度
將業務員、配送員、車輛實現GPS實時定位,通過手機APP就可以進行可視化實時調度管理。這將大幅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24小時在線化,關聯銷售
傳統的電話訂貨方式采購商品單一,你倉庫里在多的商品客戶看不到;通過智能“云倉儲”手機APP及PC端訊貓商城,庫存商品全部展示,客戶可以24小時隨時下單采購。
5、人員科學管理,降低成本
對于企業自身的管理不斷完善不斷提升,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環節所造成的時間浪費,追求時效,保證能夠在第一時間為客戶帶去服務。而這一切配合云媒云管理,可以輕松實現。
6、車輛倉儲共享,擴大業務
智能商業時代,利用共享思維,可以實現車輛、倉儲面積、業務的共享共生共贏。云媒云倉儲的負責人十分自豪的表示,拿一個地級市來說,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況,他們可以實現共享配送車輛500臺,倉儲面積50萬平方米,業務量擴大10倍。
智能商業時代,同城倉儲配送必然要以智能供應鏈為核心,利用科技和數據實現訪銷系統和倉庫管理系統的融合,供應鏈端倉儲、車輛、訂單、配送、客戶維護等各環節的互通互聯,車輛的智能調度、訂單的智能分配、配送線路的智能優化等等。它的變革將帶動整個商貿流通產業的改變,更將惠及9到10億的城市居民,讓老百姓生活更加方便,物資獲取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