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布局冷鏈物流 跨境電商打通最后一公里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2-29 8:16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互聯互通讓一切成為可能。想坐在家里吃到臺灣好吃又便宜的水果,足不出戶買到日韓化妝品、歐美奢侈品,怎么辦?跨境電商能讓你美夢成真。
在剛剛閉幕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跨境電商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也是不少與會“大佬”掘金的寶地。而跨境電商帶來的互聯互通也儼然讓遠隔重洋的買賣雙方成為“共同體”。
然而,由于生鮮品類是高頻剛需,供應鏈成為跨境電商最大的障礙。為此,跨境電商紛紛加大在冷鏈物流領域的投資布局,以期打通生鮮網購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冷鏈倉配一體化網絡
在互聯網興起之前,把臺灣的水果運到大陸,經過批發商層層加價,最后消費者拿到的臺灣水果,價格可能已經貴得讓人望而卻步,且不說中間的物流損耗導致水果不夠新鮮。不過,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通過跨境電商,未來這一狀況會有很大改善。
12月16日,在浙江烏鎮舉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京東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京東從去年開始籌建冷鏈倉配一體化網絡,預計到明年年底,將建立7個一級冷藏和冷鏈中心,以及150個終端冷鏈臨時庫。“一旦建成之后,相信到那時候,海峽兩岸的生鮮食物貿易額會大幅度提升。通過跨境電商模式,可以讓大陸消費者以實惠的價格消費臺灣安全、好吃的食品,促進兩岸經貿發展。”
據劉強東透露,今年作為第一年,京東直接從臺灣進貨20多個億,這還不包括臺灣的品牌,全部加上將近有100億。制造業已經從臺灣遷到大陸來了,所以臺灣很重要的是食品包括水果,它需要一個冷鏈的網絡。他表示,未來想通過電商的模式,還有京東的模式,有能力覆蓋大陸的這一套冷鏈網絡,能夠讓大陸消費者以很實惠的價格去消費臺灣和香港、澳門各地的安全、好吃的食品。
在網易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看來,做網易“考拉海購”的契機是國家開放自貿區的跨境電商。“我覺得電商的核心是商品,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把世界上性價比最高、最適合的商品帶給中國13億消費者。”
“以前沒有跨境電商的時候要走大貿,速度非常慢,手續非常繁雜。”丁磊說,“開放以后,我發現了這樣的機會,所以網易在日本、韓國、美國、歐洲都設立了采購點,我們自己來采購,把全世界最好的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帶給中國用戶。”
“我覺得全球化的第一步,就是所有商品流動無障礙,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居民都可以通過跨境電商買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最好的產品。”即使不是做跨境電商,攜程網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也對跨境電商模式非常認可。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類跨境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家,通過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外貿企業超過20萬家。據商務部預測,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食品集團與荷蘭合作銀行聯合發布的《2016中國食品產業發展趨勢報告》指出,線上平臺已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分銷渠道。在電商平臺銷售的食品中,進口食品和生鮮食品,增長潛力尤其巨大。在我買網、1號店和美味77這類主要銷售食品的線上零售商中,雖然生鮮食品目前的份額不大,但是在未來的3-5年內,預計將發展成為最主要的品類。
編織強大的金融支持體系
事實上,制造業或者是實物產品都只是消費的一小部分,現在服務業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那么跨境電商能否讓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務產品?
對此,梁建章表示,服務業各國的差異很大,最好的醫院很可能不在你的居住的城市,最好的學校也很可能不在你居住的城市,最好的投資機會也很可能不在你的城市。“我覺得未來很大一部分的旅行消費實際上是讓人們到全世界各地享受最好的服務。”比如開會,全世界的人都到這里來開會,因為烏鎮可能是個最好的開會的地方。當然購買異地的服務,要做到像購買異地的商品一樣方便,就需要像攜程這樣的服務電商提供優質的服務。
“當然有人說,你為了去吃最好的香港菜或者臺灣菜,會旅行去香港或者臺灣去嗎?有可能。但是最好不需要,最好是讓全球最好的餐館把分店開到你身邊,這就需要全球化的進一步,就是要讓各種的投資、人員的流動,包括就業更加全球一體化,使得最好的服務產品能夠在全球的每個城市方便落地。”梁建章說,“比如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可能有全球最好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它就應該能無障礙落地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這個就需要各國在經貿方面進一步的降低壁壘,促進投資、就業、金融等服務貿易方面一體化。”
跨境電商業務的開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跨境電商讓每一個民眾買到全世界他想買的東西,那么怎么樣編織一個強大的金融支持體系非常重要。”臺灣銀行暨臺灣金控董事長李紀珠說,在跨境電子商務環境下,人們對支付安全性的需求很高,交易能否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行業是否能給消費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渠道。
為此,她建議,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兩岸的支付體系對接起來,并且是用最方便的方式對接,不需要一家家銀行相互對接,而是在中間建構一個平臺。“臺灣銀行體系和這個平臺對接,大陸的支付體系也和這個平臺對接。從多對多改成大家面對單一界面,就可以順暢兩岸之間對接金融的支付平臺,我相信這有助于兩岸電子商務更好的發展。”
當然,新生事物的發展,有陽光的同時也必定伴隨著風雨。除了跨境電商本身的碎片化、網絡化、即時性等特征,同時還面臨結匯、通關、征稅等諸多“不適癥”。
對此,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楊國勛說,成長必將伴隨陣痛,作為監管方來說,應該盡快明確跨境電商定位,建立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監管和配套制度,促進跨境電商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