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北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8-4-17 9:3
“您好,有您的快遞,麻煩下樓取一下。”電商掀起的網絡經濟熱同時帶來了物流行業發展的春天,快遞小哥的“溫馨提示”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主要信息之一。近幾年,快遞代收點和智能快遞柜越來越多,讓人不用因為家里無人收件而苦惱,但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投遞問題卻成為快遞發展的瓶頸——家里明明有人,快遞員卻不愿送貨上門。有人體諒快遞員的辛苦,有人卻認為這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智能快遞柜能否取代人工送貨上門嗎?
智能快遞柜,即智能快遞投遞箱是一個基于物聯網的,能夠將物品(快件)進行識別、暫存、監控、管理的設備。可以與PC服務器一起構成智能快遞投遞箱系統。智能快遞投遞箱將快件暫時保存在投遞箱內,并將投遞信息通過短信等方式發送用戶,為用戶提供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這種服務模式較好地滿足了用戶隨時取件的需要,受到快遞企業和用戶的歡迎,為解決快件“最后一公里”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爝f柜為經常出差不在家的人提供的便利,但由于眾多外界因素,保價快遞和其他普通快遞一樣,到貨后直接投放快遞柜,如若丟失重要物品,后果不堪設想。
那么,快遞應不應該必須送貨上門呢?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對快件投遞也有明確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但實際上,快遞員和外賣小哥一樣,工資低、任務重;經常遇到收件人不在家的情況,導致送貨效率降低、快件積壓;快遞車一般都是三輪車,安全措施尚不完善,快遞車或車內的快件容易被盜等,全部送貨上門也不現實。
智能快遞柜與送貨上門服務雙重鎖定,才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空白的關鍵?爝f員應征得收件人同意再決定放在快遞柜還是送貨上門;收件人應提前備注好投送方式,保證快遞員不落空、不白跑;快遞公司解決快遞員相應的待遇問題,加大物流配送的安全性,以免發生丟失、盜竊的情況。小編認為,關于“最后一公里”,除了以上的解決方案,作為收件人的我們,也應當在不太忙的時候,自己拿快遞,多走一公里,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