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板2301上設置有與翻轉齒條2303相匹配的不完全齒輪2304,夾爪機構22設置在轉板2301上,翻轉氣缸2302驅動翻轉齒條2303平移,翻轉齒條2303與不完全齒輪2304嚙合,轉板2301通過轉軸與基板21轉動連接,翻轉氣缸2302的活塞桿伸出,工件呈水平狀態,翻轉氣缸2302縮回,翻轉齒條2303拉動不完全齒輪2304帶動轉板2301轉動90°,將工件有水平狀態翻轉成豎直狀態。如圖3所示,夾爪機構22具有固定設置在轉板2301一側的夾爪支架2204,夾爪支架2204上對稱設置有上夾爪2201及下夾爪2202,上夾爪2201及下夾爪2202均與夾爪支架2204鉸接,轉板2301的另一側設置有夾緊氣缸2203,上夾爪2201及下夾爪2202的一端均與夾緊氣缸2203的活塞桿端部鉸接,夾緊氣缸2203的活塞桿伸出,上夾爪2201及下夾爪2202的自由端相分離開啟,夾緊氣缸2203的活塞桿收回,上夾爪2201及下夾爪2202的自由端相接近可夾緊工件。如圖4所示,臺板31的底部均勻固定設置有四個支腿35,滑動機構32具有轉動設置在支腿35底部的***軸承3201,托架34的頂部設置有與***軸承3201相配合的滑軌3203,支腿35通過軸承3201在滑軌3203的頂部滑動,進一步的,為了增強滑動的穩定型,避免***軸承3201從滑軌3203上滑脫。自動上下料機可以提高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和產量。淮安先進自動上下料機
所述通信單元實現各個組成子模塊之間通信連接,所述控制柜與所述顯示裝置、傳感模塊、氣動機構、伺服電機、取料機構、下料臺、通信單元連接,所述伺服電機與所述x軸z軸傳動機構連接,所述滑臺與所述x軸z軸傳動機構、取料機構連接,所述取料機構與所述上料臺連接,所述顯示裝置顯示該自動上下料機的動作的實時情況和各種操作按鈕,所述傳感模塊采集信息反饋給所述控制柜,所述伺服電機、氣動機構、x軸z軸傳動機構在所述控制柜的協調控制下,帶動所述取料機構在所述滑臺上運動,所述取料機構在所述控制柜控制下,通過所述氣動機構對被吸取物品自動取放。該自動上下料機還包括風扇、電源、底座、機架,所述風扇、電源為所述控制柜散熱、供電,所述底座、機架為該自動上下料機結構支撐。該自動上下料機還包括加工區,該加工區用于被吸取物品加工,所述加工區與所述下料臺、所述取料機構連接。該自動上下料機的取料機構包含吸取裝置、取料模具,所述吸取裝置為嵌入式標簽吸嘴和/或蓋式標簽吸嘴,吸嘴根據取料模具數量n確定,n為整數,1≤n≤60。該自動上下料機的x軸z軸傳動機構分為x軸、z軸傳動機構,分別可在x軸、z軸上運動、傳動。大規模自動上下料機生產廠家它能夠提高生產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本發明提供的片材自動上下料機構,所述上下料機械手2為三軸機械手。三軸機械手主要具有x軸方向、y軸方向及z軸方向三個方向上的平移自由度,這種三軸機械手的結構簡單,占地空間小,容易嵌入拋光主機,而且控制算法簡單,操控更為精細。較佳的,本發明提供的片材自動上下料機構,所述上下料機械手2包括***導軌21、第二導軌22、第二升降機構23和用于驅動所述第二導軌22于所述***導軌21上平移的驅動機構,所述第二導軌22裝設于***導軌21上、且與所述***導軌21垂直設置,所述第二升降機構23設置于所述第二導軌22的一端,所述吸取部件設于所述第二升降機構23上。所述***導軌21用于實現x軸方向上的平移自由度,所述第二導軌22用于實現y軸方向上的平移自由度,所述第二升降機構23用于實現z軸方向上的平移自由度,而所述吸取部件設于所述第二升降機構23的下部,整個上下料機械手2緊臨于料架1的上方。這樣的上下料機械手2結構十分緊湊,占用空間小,便于嵌入拋光主機。較佳的,本發明提供的片材自動上下料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構件24和第二驅動構件25,所述***驅動構件24設置于***導軌21上、用于驅動第二導軌22沿第二導軌22所在直線方向(y軸)平移。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參照圖1-3,自動上下料機構,包括支撐板1和支撐臺2,支撐板1上安裝有儲存及輸送工件機構3,支撐臺2上對稱安裝有自動上料機構4和自動下料機構5;儲存及輸送工件機構3包括固定架31、裝料斗32、輸送帶33、理料盤34和送料槽35,固定架31固定連接在支撐板1上,裝料斗32固定連接在固定架31的一側,理料盤34固定連接在固定架31上,裝料斗32通過輸送帶33與理料盤34相連接,輸送帶33固定連接在固定架31上,理料盤34上固定連通有送料出口36,送料槽35的一端與送料出口36相連接,送料槽35的另一端與自動上料機構4相連接。它能夠優化物料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
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若本發明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若本發明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二”等的描述*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片材自動上下料機構,包括上下料機械手2和用于存放片材的料架1。它能夠處理不同尺寸和重量的物料。連云港綜合自動上下料機
它能夠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監控和遠程控制。淮安先進自動上下料機
技術實現思路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夾持爪及應用其的注液機全自動上下料機械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夾持爪,包括夾持固定件、至少兩個的夾持件、連桿固定座、鉸鏈桿和磁鐵,所述夾持固定件上設置有徑向的滑槽,所述夾持件通過滑塊安裝在所述滑槽內并可沿所述滑槽徑向移動,在所述夾持件的外表面設置有所述磁鐵,所述連桿固定座的一端用以與夾持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連桿固定座的另一端設置有與的鉸鏈座,所述鉸鏈桿的一端與該鉸鏈座鉸接,所述鉸鏈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夾持件的內表面鉸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夾持件為弧形片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滑槽為T形滑槽,所述滑塊為T形滑塊。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鉸鏈座、鉸鏈桿和夾持件均以所述連桿固定座的中心軸線作為中心軸線等間設置。為了進一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在上述夾持爪的技術上還提供了一種注液機的全自動上下料機械手,包括機架,在機架上架設有導軌,在導軌上設置有上下料機械手,***驅動裝置驅動所述上下料機械手沿導軌移動;所述上下料機械手包括升降驅動裝置和夾持組件,所述升降驅動裝置驅動夾持組件做上下升降移動。淮安先進自動上下料機